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去读读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文章精选阅读

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文章精选阅读

摇扇子的司马懿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军事历史《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李秋长孙无忌,由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穿越大唐,成为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遗失在民间的皇长子。在迎娶了少女武则天的同时,也兼职做起了这天下的救火队长。突厥几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破阵,杀之!连续三年大旱,无数流民饿死?种子技术了解下高句丽城池坚固,险峻难攻?红衣大炮安排上...

主角:李秋长孙无忌   更新:2024-08-19 00: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秋长孙无忌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文章精选阅读》,由网络作家“摇扇子的司马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军事历史《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李秋长孙无忌,由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穿越大唐,成为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遗失在民间的皇长子。在迎娶了少女武则天的同时,也兼职做起了这天下的救火队长。突厥几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破阵,杀之!连续三年大旱,无数流民饿死?种子技术了解下高句丽城池坚固,险峻难攻?红衣大炮安排上...

《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文章精选阅读》精彩片段




“回长孙大人,这安抚百姓,改善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短时间内就能做到的。”

“相反,一直盘踞在北的突厥强敌,却随时都可能南下袭来。”

“也只有将这些强敌击退了,才能有后续的休养生息和国家的发展。”

“只有将大唐的根基稳住,有国才有家,才能谈得上其他的一切。”

“当然了,在眼下关键且苦难的时刻,若是能减少不必要的兴建土木,修复宫室,对百姓来说,就已经是不小的善意了。”

听完李秋的一番话,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人相互的对视了一眼。

均是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来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同时,一股不易察觉的骄傲和喜悦,也浮现在了李世民的眼中。

“李秋啊,我真的是想不出,你一个商贾家的孩子,竟然能有如此的见识和眼界。”

“我想知道,你的老师又是何人?”

“能够教出你这样的一名优秀弟子,想必他定是一位有能的贤臣,若是不能为我大唐所用,实在是可惜了。”

李秋摇摇头,“回大人的话,因小子早些年体弱多病,所以也未拜过什么名师。”

“仅仅是识些字罢了。”

“至于小子刚才所说的粗鄙妄语,也都是从书中读来的,从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口中听到的。”

“小子也没什么真才实学,仅仅是对那些感兴趣,就读一读这方面的书,打听一些这方面的事而已。”

“不值一提。”

此时此刻,李世民大笑,一时间同李秋畅聊的兴趣也是大涨。

“哈哈,你这个小子,倒是谦虚谨慎。”

“不过啊,你倒是不必妄自菲薄。”

“就你刚刚那番话,里面的见识和眼界,就足以强过大半大唐的官员们了!”

“来,你再跟我说说,假如你做了一方官员,甚至是朝中大员,你会……”

随后,李世民与李秋两个越聊越是投机,眨眼的功夫就聊了近一个时辰。

自从玄武门之变以来,李世民一直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着各种各样棘手的,让他感到忧虑的困难。

见他难得的有如此放松下来的机会和兴致,长孙无忌也是不忍心打扰他们这对父子。

直到时辰太晚了,他才强拉着意犹未尽的李世民回宫。

临走时,长孙无忌直接留下了近三两份量的金子。

李秋惊讶的退还,说这金子太贵重了,还有今晚这顿饭他请了,就当是感谢当初长孙大人的照顾之恩。

可是长孙无忌却还是执意将金子留给了他。

并且告诉李秋,今晚李秋陪这位大人聊的很开心,单单这件事,就值得这块金子。

等以后他们再来时,李秋再请客也不迟。

在送走了这两位贵客之后,李秋望着手中的金子感慨一声,“三两金子,三十两白银,貌似又够娶一房老婆的了。”

“这有钱啊,真好……”

另一边,在回宫的马车上,长孙无忌苦笑着对李世民抱怨。

“陛下,今晚之事,怕是臣要挨不少的埋怨和责怪了。”

“眼下建成余孽未除,陛下之安危实在是关系太大。”

“在这个当口,是万万不能出任何岔子的……”

没等他说完,李世民苦笑着摇摇头,“唉,你说的这些,朕都明白。”

“就是今天,李秋这个孩子真的是给了朕太多的惊喜。”

“若是可以,我都真恨不得住在他那里,同他秉烛夜谈个痛快不可。”

“呵,辅机啊,你说如今朕成为了九五之尊,大唐的皇帝,怎么还反倒不如以前那般自在了呢?”

“还有,你就说李秋这个小子,也不像那些大儒们引经据典,学识了得,但是偏偏他说出来的这些平白浅显的话,就是这么真知灼见,有道理?!”

“这可真是奇怪了!”

长孙无忌此时也是笑着连连点头,“确实如陛下所说,这个孩子同我们印象中其他人,真的是大为不同。”

“可能这也真应了古书中那句话,大道至简,大智若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而且就看这个孩子眉目间的聪慧与灵动,就远不是常人可比的。”

长孙无忌,那可是深知帝心之人。

寥寥几句话,把李秋夸赞了一番,反而是让李世民觉得更加高兴和有兴致来了。

在李世民回到了自己的寝宫之中时,一直苦苦等待着的长孙皇后直接迎了上来。

一见到丈夫眉宇间的畅快和喜色,连带着长孙皇后心情都好了很多。

“陛下,你与兄长这一去,怎么耽搁了这么长时间?”

“还有,你可曾见到李秋了?”

“他长得如何?上一次见他实在是太过匆忙了,他那时又是被蒙着双眼,我连仔细看他一眼都没能做到……”

面对着妻子连珠炮一般的问题,李世民拍了拍长孙皇后的手笑着说道:

“观音婢,不得不说,今天见面,咱们的儿子真的是给了朕太大的惊喜。”

“要说长相,这个孩子明眸皓齿,神采奕奕,绝对的美男子,神情像你更多一些。”

“而要说到才华、见识和风骨,这个孩子优秀的真是太让人难以想象了。”

“所以呀,朕一见到他,就越发觉得喜欢和投机,要不是辅机相劝,我不回来的心思都有!”

随后,李世民就详细的将今天见到李秋后的一切,同长孙皇后讲述了一番。

在听到了儿子竟然如此的优秀和聪慧后,长孙皇后自然也是喜出望外,心中觉得开心和高兴。

可是随后,一股更巨大的悲伤和焦急就将她整个人瞬间淹没。

以至于泪花都挂在了眼底,而后就伤心的落泪起来。

见到长孙皇后突然间如此,李世民也是急忙安慰。

“观音婢,你这是怎么了?”

“之前你还不是在为了李秋而开心、高兴的吗?”

长孙皇后一边叹息着一边哭泣,“二郎,我真的好想去见一见我们的儿子啊。”

“这十七年来,我不知道魂牵梦绕,思念了他多少次。”

“那可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的心头肉啊!”

“可是如今,上天眷顾,让我终于将儿子找到了,可是这深宫之隔,却是连见他一面都不能。”

“我真的是一刻都不想再等了,我现在就想去见我那可怜的孩子……”

小说《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不知道为什么,武珝总感觉李秋这里很新奇,很有趣。

到他这里来,偶尔的跟他聊聊天,也是蛮有意思的。

最多到明年,她无论如何也要被许人,成亲的。

一旦到了那时,她再想要自由、随意的出门,就太难了。

今年这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时间,或许是她最后的幸福、自由时光。

她每一天,每一刻,都不想浪费。

于是,她便总是以去李秋那摘圣女果为由,跟父亲撒娇,央求父亲带她出来玩。

可是武士彟身为工部尚书,每天的琐事太多了。

但又太过宠溺女儿,不忍心拒绝女儿的央求,于是也就大手一挥,给了武珝不少银两,让府中的侍卫和丫鬟陪着武珝去李秋那吃饭,散散心。

当听到程咬金那极大嗓门,语气不善的叫嚷。

李秋不由得皱眉,在跟武珝交待了一声后现身出来。

这时,也有伙计悄悄的跟李秋耳语了两句,告诉他门口处的正是卢国公,程咬金。

一听到是程咬金,李秋的眼睛也不由得睁大了一些。

在他的脑海里,程咬金的熟识度可是非常之高的。

只不过看着眼下程咬金这顶盔掼甲,杀气腾腾的模样,貌似是来者不善啊。

“小子李秋拜见国公爷。”

程咬金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哼,我问你,你这里的酒,多钱一斗?”

李秋恭敬回话,“回国公爷,小子店中的射天狼,斗酒十千。”

“呵,好啊!”

“好一个斗酒十千!”

“去把你这里的酒和菜给我来一份。”

“今天我倒是要尝尝,你这万文钱一斗的酒,到底有多好喝?”

“要是与寻常的酒一样,我定饶不了你!”

见他这样,明显是带着怨气来的,李秋心中不由得轻叹一口气。

然后恭敬施礼,“国公爷,小店之内一共只有四张桌位,不巧此时都已经满座了。”

“要不小子遣人将酒菜送至国公爷府上,不取分文,只当是小子的一点心意和补偿。”

“不知道国公爷……”

还没等李秋的话说完,程咬金怒斥一声。

“呸,难道我是那贪图你这小便宜之人?”

“就你这狗屁一般的粗鄙小店,卖如此的黑心价钱,还已经满座?!”

“你这商贾,休要来唬我!”

“今日这饭,我是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就算是真没有座位,老子就把这些蠢货一般的东西们一个个亲手丢出去,把桌子腾出来!”

一边气势汹汹的说着,程咬金一边蛮不讲理的往里闯。

可是在经过前面三个隔间时,里面的每一张桌子上还真的都有人在用餐。

只不过,此时经他一闹,大家也都面色阴沉,皱眉不语,早就停下了碗筷。

仅仅是一打眼,一走一过的功夫,程咬金的心中就不由得有些叫苦。

同时将李秋骂了一万八千遍。

刚刚就那一打眼的功夫,他就从那三个隔断中看见了不少的皇亲国戚和豪门大户。

基本上都是长安城中有头有脸,有份量的人物。

这简直是太出乎他之前的意料了。

刚才他那大嗓门的一句‘蠢货一般的东西们’,可是将这些人都涵盖在其中的。

这特么的得罪了多少人啊?

别看程咬金脾气火爆,直性子,外观上五大三粗的,但是内心中却是精明着呢。

一点都不傻。

这也是他匆匆而过,没有闯进任何一个包厢的原因。

若是不见面,事后大家装作不知道,他再从其他方面找补一下,维护一下关系,这事也就揭过了。

但若是他就这样直接闯进去,哪怕是进去道歉,这件事的影响都会给闹大。

大家都是这大唐,这长安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谁还不在乎一个面子呢?

今天你程知节如此羞辱人家,说人家是蠢货,这事能善了?

于是乎,心中越想越是憋火的程咬金,就来到了最里面的那个隔间。

这里也只有武珝和一个小丫鬟两个人在。

见状如此,程咬金也就放心了。

在他的潜意识中,这么年幼的两个小女孩子,是不可能独自到这么昂贵的小店中吃饭的。

想必一定是这商贾的家眷。

之前也定是这狡诈的商贾哄骗自己,谎称没有桌位罢了。

“呵,难道这就你口口声声的没有桌位?!”

“还不赶紧滚开,把你这里的酒菜给我呈上来。”

“要是不能让我满意,让我觉得值你卖的那份高价,今日我就砸了你的店,打断你的腿!”

面对着程咬金的呵斥,李秋心中无奈,只能谦恭的听着,忍着。

往下走一步看一步。

可是让他和程咬金两人都万万想不到的,另一边的武珝突然间愤怒的站了起来。

年仅十三岁的她,没有丝毫胆怯的直接怒视向卢国公程咬金。

“真的是好威风的卢国公啊!”

“我在这里好好的吃饭,你却兀自无礼闯入,出言不逊。”

“你又凭什么叫我滚开?”

在以往的接触中,李秋见过武珝的纯真、甜美,机敏,种种令人欣赏的美丽。

可是今天,李秋还是第一次见到武珝身体中蕴含的那种坚毅与勇气。

这么年幼的她,竟然能直面怒视征战数年,杀人无数的程咬金,就这份气场,绝对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想想也是,若是骨子里没有这份蕴藏着的品质的话,也绝对不会成就未来的一代女帝。

而另一边,程咬金堂堂国公爷的身份,手下统兵数万,就算是在这整个大唐,满打满算,比他身份高、地位高的也没有太多。

无论他走到哪里,不都是一群人众星拱月,恭维着?

如今在这个无名小店,竟然被一个十三四岁的商贾家小女孩子如此质问和怒视,程咬金的内心中顿时是火冒三丈。

连同之前积攒的怨气、怒气,一同爆发出来。

“嘿,好你个不知死活的丫头!”

“今天这饭我还不吃了呢,就先让我把你这店砸了再说!”

说着,怒火攻心的他直接一把就将武珝所在的这张桌子给掀了。

轰隆一声,杯盘狼藉,场面甚是吓人。

虽然说武珝的骨子里是拥有完美的勇气品格的,但她毕竟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

还是被眼前这凶神恶煞,随时准备吃人一般的程咬金给吓到了。

当即是惊呼了一声。

不过幸好,李秋的反应极快,在那边程咬金掀桌子之时,他就已经揽住武珝,将她藏在了自己的身后。

与此同时,被程咬金弄的,此时的李秋心中火气。

用他最后的仅剩的忍耐,冷冷的,平静的对程咬金说道:“国公爷,您若是再这样无理取闹的话。”

“小子就只能请你出去了!”




听见李世民如此说,长孙皇后也来了兴趣,随后便将关于这首曲子的事情询问了一下。

也是掩嘴而笑,夸赞了李秋一番。

随后,李秋在将这些调料的特性和用法,恭敬、详尽的讲解给长孙皇后后,就想着快点拜谢而去。

可不料,此时的长孙皇后微微一笑,“李秋啊,你难得进宫一趟,就陪着陛下聊聊天。”

“等一会本宫将饭做好,你再走也不迟。”

“免得本宫又忘记了某个调料的用法。”

这时,李世民也是笑着对李秋招招手,“李秋啊,皇后说的没错。”

“好久不见了,朕还真挺喜欢跟你聊聊天的。”

“你也不必拘谨,过来坐吧。”

这时候的李秋,心中真的是有一种欲哭无泪,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感觉。

没有办法,他也只能乖乖的坐下,陪着李世民战战兢兢,无比小心谨慎的聊着天。

大概一炷香的功夫后,那边的长孙皇后终于将饭菜做好。

此时的李秋心中长叹一口气,心想着这次终于能告退离开了吧?

可不料长孙皇后却是慈爱的对他一笑,“李秋啊,想必你也是饿了吧。”

“那就留下来,用过饭再走吧。”

“你也正好尝尝本宫的手艺,还有这调料的用量有没有什么问题?”

李秋急忙躬身,“小子多谢娘娘的厚爱和好意。”

“只是小子万万不敢留于宫中同陛下,娘娘一起用餐。”

“还望娘娘和陛下恩准,让小子告退。”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瞧你这个孩子拘谨的,留你在宫里吃一顿便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世民此时也是笑着拍了拍李秋的肩膀,“李秋啊,既然皇后都这么说了。”

“你也就留下来一起吃顿便饭,再陪朕喝上两杯。”

“朕这宫里的酒,还是上一次从你那里带回的射天狼呢!”

接下来,李秋也就坐上了桌,拿起碗筷陪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吃起饭来。

眼前的这一幕,看着李秋恭敬的给李世民斟酒,他们两人父慈子孝,看在长孙皇后的眼中,竟是如此的美好和令人向往。

若是没有当年的那场意外,他们一家三口幸福、和睦的这种时光,怕是会有很多吧?

而李世民,在有李秋陪着喝酒、聊天的缘故,今天心情真的是格外的好。

不知道为什么,在李秋身上,总是会有一种魔力,能让他忘记很多琐事和压力。

眼看着这顿饭终究快要吃完,就要到了李秋离开的时间,长孙皇后的心中浮现出浓浓的不舍之情。

“李秋啊,本宫还想学一学你店中的几道菜的烧制方法。”

“等以后有空,可能还要招你入宫来向你请教才行。”

听到此,李秋急忙躬身,“回娘娘,可能近几天内,小子就要去一趟幽州。”

“怕是短时间内,无法应娘娘您的召唤了。”

“去幽州?”

“你要去那里做什么?”

一听到他的话,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两人同时大惊,将目光投在了李秋的身上。

这时候,李秋也就只好解释,自己是要去幽州提亲。

听到此,长孙皇后不由得皱眉,说这长安城中这么多大户人家的条件优秀的姑娘,你怎么跑去那么远的幽州?

你去提亲的那户人家,又是什么一个身份?

这子女的婚事,向来都是父母眼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在长孙皇后的内心中,自己的儿子定亲事,一定是要找一个条件最好的大户人家的小姐才行。

可是在李秋眼里,却只能躬身苦笑,说自己区区一介商贾,哪有什么资格去妄想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呢?

至于自己此行前去提亲的人家,正是北平郡王的孙女,已故越国公的女儿。

然后就又将自己的婚约之事,简单的说了一下。

这一次,可是轮到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两人又惊又喜了。

“什么?”

“你此次提亲的对象,是罗成的女儿?”

“哎呀,那个丫头早些年前,本宫还曾见过一次呢。”

“长得是貌美如花,听说还有一身的好武艺。”

“孩子还十分的懂事,本宫喜欢的不得了。”

“你要是能娶到这个丫头为妻,那可真就是太合适不过了。”

“你的这门亲事,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连同一旁的李世民也是不住的点头,“当年的罗成,死得冤啊。”

“朕愧对于他,这也是朕心中一直以来的一个痛处。”

“这些年来,罗成就这么一个后人,还是个女儿,朕想厚待还待不了。”

“若是你娶了他的女儿,也算是朕对罗成兄弟,有一个交代了。”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所说的话,若是仔细听,还是能听出些许端倪的。

只不过此时的李秋太过紧张了,一心只想着快点告退,离开这里。

一向敏锐的他,也就没有留意到额外的什么。

这时候,长孙皇后突然间问道,“李秋啊,你这北上幽州,打算什么时候走,怎么去?”

“回娘娘,小子预计两天后启程。”

“到时有小子的两名家丁相随,三人三马,轻装上阵。”

一听到此,长孙皇后直接就本能的给否了。

“那怎么能行?!”

“你这北上幽州,路途何等艰险、偏远。”

“就你们区区三个人,实在是太危险了!”

李世民这时也是皱眉,很认真的同意长孙皇后的话。

“没错,你们这一主两仆就想着北上幽州,简直是太胡来了。”

“那通往幽州之地,出了名的不太平。”

“单单是路霸劫匪,就不是你们三个能对付的了的。”

“更何况,如今突厥边境越发的躁动不安。”

“边境沿线,突厥散骑的踪影也是越来越频繁。”

“你这样上路,是肯定行不通的。”


就在这几名侍卫眼神狠厉,气势汹汹冲着李秋冲过来之际,李秋整个人杀气内敛。

心中愤怒的他心中也在快速盘算,如果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干掉这几名侍卫,然后把蜀王李恪的脑袋拧下来,剩下的时间够不够自己逃出长安城的?

以自己此时的位置,奔哪个城门出城更容易些?

就在李恪的几个侍卫即将杀到近前,李秋的身体也已经蓄力完毕,准备爆发之际。

之前的那几名将领突然间挡到了李秋的身前,把李秋给护了起来。

他们几个的这种突然的动作,把李秋、李恪,以及那几名侍卫都给看愣了。

“蜀王殿下,还请您饶过李公子。”

“这射天狼确实是天下罕有的好酒,也没人觉得这酒一斗万文的价格贵。”

“买不起这酒,是因为我们几个太穷,跟人家李公子又能有什么关系呢?”

“殿下如果要怪,就请怪罪我们几个好了,千万不要再因此迁怒李公子和这家小店啊!”

他们几个越说,李恪的脸色就气得越白。

看来自己今天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骚。

自己本来是想替他们出头,惩戒一下这黑心奸商。

如今可倒好,他们反过来替那商人求情起来,自己却成了恶人。

真是岂有此理!

就在他们这边耽搁之际,李恪的其他侍卫已经将李秋的小店砸的稀巴烂。

论破坏能力哪家强?穿越大唐找蜀王!

这时候,周围那些同李秋相熟的百姓、兵士们不干了。

他们虽然碍于皇权和蜀王的淫威不敢动手,但还是个个义愤填膺的指着李恪的那些手下指责起来。

“就算你是王爷,也不能就这样平白的污蔑人家李公子,砸了人家的店吧?”

“身为皇子就能目无国法了吗?”

“就是,居然说我们李公子是黑心的奸商?”

“若是李公子黑心,哪怕是全天下都找不来一个不黑心的了!”

“呵,好威风神气的蜀王殿下啊!”

“先装模作样的许诺请我们喝酒,可是自己却一文钱都不想拿。”

“一边在我们这里假装圣德,另一边却对人家李公子恐吓威胁。”

“人家李公子不从,他就恼羞成怒,砸了李公子的店,还想要李公子的命?!”

“诸位,蜀王想当着我们的面要李公子的命,我们能答应吗?”

随着他的一句话,周围百姓心中的愤怒也彻底的被引燃,齐声大喝,“不能!”

“想都不要想!”

“他们要是再不住手,咱们就把他们这些人全都抓起来,丢到护城河里去!”

不仅是这些大人,周边的那些小孩子们,眼看着李秋的店铺被坏人给砸了,然后他们还想要杀死李秋,一个个给吓得全都大哭起来。

“李秋哥哥是好人,不是黑心奸商。”

“蜀王是大坏蛋,他们砸了李秋哥哥的店……”

眼看着周遭舆论崩塌式的一边倒,此刻蜀王李恪的心中简直是如同生吞了一只活老鼠一样恶心。

他实在是想不到,原本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的一件小事,竟然能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也就在这时,满头大汗的京兆府尹张蕴古亲自带兵赶至,驱散了人群,喝止住了蜀王这边的打砸动作。

这京兆府,可是统管长安城内的治安和各种事务。

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自当今皇帝登基后,身为户部尚书的长孙无忌,就将自己的绝对心腹张蕴古安排到了这个重要的职位上。

在李秋的身份被确实后,长孙无忌可是不止一次的,无比郑重的偷偷嘱咐张蕴古,无论如何,都要照看好这家小店,尤其是李秋。

张蕴古此人,性聪敏,博涉群书,善缀文,强记忆,尤晓时务,品行端正,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

不然长孙无忌也不会将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他来做。

见长孙大人都反复嘱咐了多次,这个李秋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所以针对李秋的小店,他也进行了非常周密的安排。

要是换做以往,换成是一般的士族、衙内跑到李秋这里捣乱,都用不到张蕴古知晓,那些暗中守护在李秋店周围的京兆府侍卫就会直接出手,解决问题了。

可是今天跑来找事的是蜀王,那些侍卫动都不敢动,只能快速将消息报上去,等着上面的人来处理。

所以,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张蕴古是紧赶慢赶的拼了命的赶了过来。

就生怕李秋出什么问题,自己对不起长孙大人的栽培和器重。

“下官……下官见过蜀王殿下。”

京兆府尹,那可是正三品大员。

相当于后世的首都市长兼市委书记的一个职位。

所以当李恪看见张蕴古满头大汗,喘着粗气的狼狈模样,心中既有惊疑,又有些得意。

肯定是这张蕴古担心自己的安危,才会赶来的如此焦急吧?

于是乎,他就以更加温和的语气对张蕴古拱拱手,“张大人,请放心,区区几个刁民和奸商还奈何不了本王。”

“这剩下之事,就劳烦你们京兆尹去处理吧。”

“张大人,千万谨记,这个名叫李秋的奸商,一定要押入大牢,仔细的拷问一番才行。”

在蜀王李恪想来,一边是自己这样一位皇子,另一边只是一个卑贱商贾。

这京兆府尹张蕴古几乎是用不到选择的。

另一边,在张蕴古带着一众侍卫赶到此处后,李秋的心中骤然一沉。

这么多的侍卫在场,自己再想要杀出重围希望甚是渺茫。

真是错过了刚才那绝佳的时机。

可就在这时,这位张蕴古做出了一件让李秋和蜀王李恪两人都绝对想不到的决断。


一直苦苦等待的长孙皇后急忙迎了上来。

“陛下,您怎么回来的如此晚?”

“还喝了这么多酒?在秋儿那儿?”

面对着妻子的关心、询问,酒意微醺的李世民就兴致勃勃的说起今晚的事情来。

先是夸李秋那里做的饭菜好吃,自己这辈子不要说吃,就连听都没听说过。

一口气就吃掉了两大碗饭。

那可是两大碗!

怕是自从自己不带兵打仗后开始,就很少有如此的好胃口了。

随后,他又夸起李秋的气质、才华来了,出口成章,满腹诗篇,年纪轻轻又大有才气。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小子可能因为从小就没被四书五经、传统私塾教导过的缘故。

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谈论,也是触类旁通,十分的新颖,叹为观止。

更是把自己心中的很久以来的一个疑惑给巧妙的解开了

这个孩子,真的是太不一样,太非同寻常。

也是太惹人喜爱了……

不过李世民却没有留意到,就在他滔滔不绝的说着李秋小店的奇妙,夸奖着李秋之时,皇后的脸色却是越来越差。

直到最后,长孙皇后竟然心生愤怒的一甩手,一言不发转身离开了。

见状如此,李世民急忙追了上去,“唉?”

“观音婢,你这是为何?”

“原本还好好的,怎么突然间就生气了?”

这时候,长孙皇后转过头,满眼的气愤和委屈。

“二郎,敢情你和兄长可以没事就去秋儿那坐一坐,同他聊聊天,吃吃饭。”

“可是我这个做娘的呢?”

“我到现在连秋儿完整的长相都没能看清楚呢!”

“近日以来,我对秋儿的想念只能通过听你和兄长的描述。”

“明明我惦念了十七年的孩子就在我的眼前,我却是不能得见,你们可曾想过我这位做娘亲的感受?”

说到这里,长孙皇后无比坚决的说了最后一句话,“明天我就去见秋儿。”

“你们谁都别想拦我!”

……

第二天,下午时分。

由于中午的饭口已经过去,此时李秋的小店也几乎没什么客人了。

顶多是有零散客人在店外街边点几串与子同袍。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的属下提前过来联系,让李秋打开后院之门,等着迎接长孙大人和贵客的到来。

另一边,长孙无忌派来的侍卫,都不用李秋出手,直接把小店清空,把门口封锁。

闲杂人等谁也不得入内。

见到这种阵势,李秋的心中是充满了疑问的,不知道是什么贵客驾临,竟然摆出了如此架势。

大概一炷香时间后,长孙无忌的马车在一众侍卫的保护下,来到了后院。

随后就见到长孙无忌扶着一位头戴凤冠,身着明黄色凤袍的长孙皇后下车。

“李秋,还不快来见过皇后娘娘?”

听到了长孙无忌这句话,李秋,王中他们几个,真的是要多惊骇就有多么惊骇。

谁能想到,堂堂皇后竟然能来到自己的这么一个粗鄙小店?

他们不敢迟疑,急忙的快步上前,大礼参拜。

“小人李秋,拜见皇后娘娘。”

其实自打下车起,长孙皇后的眼神就再没有离开过李秋的范围。

此时见李秋参拜,她急忙伸出双手将李秋扶起。

就在自己的双手真实的搭在李秋的胳膊上时,长孙皇后内心中的酸楚差一点就没能忍住。

整整十七年了,自己终于再一次见到自己这辈子生下的第一个孩子了。


只见这个孩子,五官端正,剑眉星眸,身材挺拔,温文尔雅,气质翩翩。

看相貌,更是如同长孙无忌所说,同长孙皇后有着几分神似。

简直就是集合了自己和皇后两个人的优点所生。

仅仅是刚刚见面的第一眼,李世民就打心底里对这个孩子充满了喜欢。

很快,在李秋的张罗下,几个小菜和一坛女儿红就被盛上桌来。

而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人可绝不是为这甚是普通、简单的酒菜来的。

于是乎,长孙无忌对着李秋招招手。

“李秋啊,店中也没他人,你也就别忙碌了。”

“过来陪我们随意的聊聊天。”

李秋自然是笑着点点头,也就在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两人的斜对面坐下。

“李秋啊,身上的伤怎么样了?”

“听你家仆人说,你向来体弱,这番牢狱之灾,也是受了许多苦啊。”

面对长孙无忌的关心,李秋感激的答道:“多谢长孙大人的惦记,小子身上这伤已经不碍事了。”

“这无论如何,小子是犯了国法,被捕入狱也是应该的。”

“还是多亏了长孙大人您,小子如今才能捡的一命,从大牢中活着走出来。”

长孙无忌摆手大笑,“虽然确实是我将你从牢中放出来的。”

“但那真正赦你无罪之人,乃是当今的圣上。”

“你如今能活着,还多亏了圣上的宽广胸怀。”

长孙无忌的话,李秋自然是连连点头称是。

而另一边的李世民,也终于按捺不住,问向李秋。

“李秋啊,你才十七岁的一个孩子,难道就不怕死,明知道魏征、王珪他们是朝廷的要犯,你却还敢收留他们?”

面对李世民,李秋并不知道他的身份。

那边长孙无忌没有介绍,李秋自己也是沉得住气,没有询问,只是恭敬的如实答道:

“回大人,这人又哪有不怕死的?”

“在被捕和入狱之时,说实话,小子也是被吓的不轻,每一天每一刻都在担忧,那些官兵狱吏会什么时候走进来,押我去法场问斩。”

说到这里,李秋顿了一下,“可是这种情况哪怕让我再重新选择一万次,我也依然会将魏征、王珪等几位大人收留下。”

听到他的话,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同时目光一愣,匪夷所思的问道:“既然你明明恐惧、怕死,为何还要如此?”

此时,李秋的眼神中充满了一股坚毅,内心的潜台词也是无比的悲壮:还不是因为我为了得到那该死的系统荣耀水晶!

当然了,嘴上他的说辞却是变了另外一番模样。

“回两位大人,小子虽然是商贾家的孩子,但却也有着一颗忠爱着我大唐的心。”

“魏征、王珪、韦挺、冯立几位大人,都是两袖清风,赤胆忠心、治国兴邦的能臣,贤臣。”

“眼下我大唐百废待兴,内外交困,百姓处于水火之中,折损了他们任何一个,都是我大唐莫大的损失。”

“我所做的,也是身为一个大唐子民的本分之事罢了。”

“假如就算是死了,心中虽有无限遗憾,但绝不后悔。”

听了李秋的一番话,李世民略用力的拍了一下桌子,说了一声“好!”

而且这也只是表面表现出来的,在李世民的内心中,要绝对比外表情绪激动的多。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李秋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忠肝义胆的气节和浓烈的家国情怀。

这才是他李世民的儿子!有他爹当年的风范!

而长孙无忌,也是笑着继续问道:“李秋啊,你这番话,说的不错,有我大唐的风骨。”

“我倒是有些好奇,你心中遗憾都有哪些?”

李秋挠挠头,“那可就太多了。”

“小子才多大,心中可是有好多事情想做的。”

“比如先娶个媳妇儿……”

他的这句话,惹得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人哈哈大笑。

“哈哈,你小子这话倒也坦诚。”

“那我再问你,如今我大唐一统,平定了诸多豪强,君明臣贤,为何到你口中,就成了内忧外患,百姓水深火热了呢?”

提到这些,李秋也来了兴致,依据自己的见解款款而谈起来。

“我大唐如今,确实是君明后贤臣直,文治武功,有着成就一番千古伟业的底蕴。”

“可是,这都是未来,以后的事情。”

“在眼下,大唐的内部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暗涌,而且太子旧部、余党,以及诸多士族都是各存心思,与我大唐未必同心。”

“此为内忧。”

“而在外部,颉利可汗已经一统了突厥各部,枭雄如他又怎肯错过这一次大唐内部动荡的机会?”

“有此强敌虎视,此为外患。”

“对于百姓来说,自前朝隋炀帝的暴虐治国,到后来的豪强割据,战事不断,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百姓户数从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到如今的二百余万。”

“且如今战事未停,兵役徭役不下隋时,人口减少还在继续。”

“再有,今年关中大旱,民多卖子女以换衣食。”

“引屈原的一句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听了李秋的一番话,长孙无忌眉头紧锁,陷入到沉默之中。

而身为当今大唐皇帝的李世民,更是带着无尽忧愁,长叹了一口气。

李秋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戳中了目前大唐的艰难困境,触及了李世民潜藏在自信外表之下的,心里的大忧愁。

“唉!”

“李秋,你说的没错,如今我大唐百姓生之多艰,这都是朕(临时改口,没说出来)……都是我们的过失啊。”

“看来这安抚百姓民生一事,不能再耽搁了。”

李世民一代明君,忧国忧民,方才因受李秋的话感染,自言自语般的感叹出这句话。

不过对此,李秋却是出乎意料的摇了摇头。

“这位大人,小子以为,当前我大唐最关键之事,不是安抚百姓,而是要继续厉兵秣马才行。”

听到此,长孙无忌诧异的发问,“李秋啊,刚才你不是还在哀民生之多艰,感叹民不聊生的吗?”

“怎么这又突然间要厉兵秣马,穷兵黩武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