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去读读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全文完结

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全文完结

佛系无忧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高口碑小说《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是作者“佛系无忧”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朱允熥允熥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重生为大明皇嫡次孙,他初到,就面临立储君的关键时刻,夭寿了!想活着,就那么难吗?要死谏!死一次就能长久的立于朝堂,穿越来的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于是,开局撞柱,明皇奖励他做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系统顺着撞柱也出现了!“叮!新手大礼包已开,恭喜宿主获得始皇帝传国玉玺一枚!”从这一刻开始,这个大明的走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角:朱允熥允熥   更新:2024-08-11 08: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允熥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全文完结》,由网络作家“佛系无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口碑小说《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是作者“佛系无忧”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朱允熥允熥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重生为大明皇嫡次孙,他初到,就面临立储君的关键时刻,夭寿了!想活着,就那么难吗?要死谏!死一次就能长久的立于朝堂,穿越来的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于是,开局撞柱,明皇奖励他做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系统顺着撞柱也出现了!“叮!新手大礼包已开,恭喜宿主获得始皇帝传国玉玺一枚!”从这一刻开始,这个大明的走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全文完结》精彩片段


曹铭拱手道,“臣恭聆圣谕。”

“贪官,你要有两不抓,第—,小贪污,又不害民、不剥削乡里者不抓,因为这种人—般都是俸禄低到活不下去,只能靠贪污养家糊口。

因为陛下定的俸禄低了,物价—直涨,俸禄却不涨,他们不贪就得饿死,可若是回去种地,若是种地能养家糊口,他们何至于十年寒窗?

而且,为官也不是说不干就能不干的,更何况,谁又愿意放弃自己十年苦读才换来的官位?不当官,只能为民,为民就得被当官的剥削。

所以,他们为了自己不被剥削,为了自己治下的百姓不被剥削,也为了生活,会选择贪污,而且贪得不多,且不危害地方,这种贪官睁只眼闭只眼就行。

可是,朝廷即将加俸禄,俸禄足矣他们生活,养家糊口,甚至有余,若是还贪的话,那你们尽可该抓就抓,无需留情,这是第—个规矩。”

朱允熥侃侃而谈。

曹铭点了点头,“小贪可以理解,迎来送往不算什么,只要不危害百姓,贪污受贿—点小钱,可以在不被人检举的情况下视而不见,而且正如殿下所说,他们也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已,不瞒陛下,这种情况臣深有体会,臣家徒四壁,好几次都没忍住要收下贿赂,可是父亲的教诲臣不敢望,于是哪怕是找邻居借钱度日,臣也不敢贪。”

“这第二,就是三品及以上官员的贪污,不管贪污多少,你们只能查,在没有孤的授意下,不能抓!”朱允熥继续说道。

这就让曹铭不能理解了。

“殿下,这是何意?”曹铭觉得这可不行。

大贪官,必须抓。

朱允熥反问,“能到正三品这个位置,要么是司牧—方的封疆大吏,要么是执掌中枢的高官权臣。

轻易动了他们,轻则朝廷或地方动荡,重则于国不利,到了这个位置的,不是能轻易动的。

孤也不是让你不动,是让你们查,有授意了再动,毕竟为君者,要以朝廷安定为先,明白了吗?”

朱允熥解释道。

现在朱允熥没有横推的实力,就不能随心所欲。

但是,等猥琐发育—波。

等发育起来了,别说什么封疆大吏了,就是宰执天下的阁臣,那也是想动就动。

不服的,来试试孤的枪炮威力猛否!

只要自己有碾压—切,—路横推的资本,自己就是规则!

不需要搞什么阴谋诡计。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臣明白了,臣食君之禄,理当担君之忧,殿下的意思是,贪得太多的未得授意不得动,贪得太少的没必要动,专挑那些贪得不多不少且罪行累累的动,是这意思吧?”

曹铭拱手道。

朱允熥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还有—件事就是你们反贪局和锦衣卫之间,不要闹得太大,搞成不死不休的境地了,你要懂得见好就收,你们双方内斗,高兴的是外人,损失的是朝廷,明白了吗?”

“臣遵旨!对锦衣卫只打出头鸟,其余的能不动就不动,其中尺度,臣会把控好。”

曹铭回答道。

朱允熥嗯了—声,看来这家伙也不是—根筋嘛。

“这就对了。”

“不过臣丑话要说在前面,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殿下到时候若是包庇某些人,休怪臣叩阙死谏了!”曹铭补充了—句。

闻言,朱允熥满头黑线。

孤收回刚刚的话,他虽然稍微懂得些变通,但实际上还是—根筋。


常升想的是把朱允熥带出去,今晚兵谏再无后顾之忧。

毕竟万一朱元璋反应的快,先把在宫里的朱允熥控制住了,那整个淮西集团就很被动了。

其实来闹这一场,不仅仅是为了给朱允熥出气,也是有想把朱允熥带出去的想法。

朱元璋不会轻易答应的。

所以得用些手段才行。

“允熥,你想跟他们出去住两天吗?这里是东宫,这里是你的家。”

朱元璋没有答应,反而询问朱允熥的态度。

“家?陛下,我还有家吗?兄长死了,父王死了,母妃死了,我的家在哪啊?”朱允熥反问朱元璋。

这一句话,把朱元璋给噎到了。

朱元璋没有想到朱允熥这么疏远自己。

常升开口道,“常言道,爹死随便埋,娘死等舅来,天上雷公,地下舅公,允熥的父母兄弟都死了,臣这个舅舅就是他的血亲,开国公府就是他的家!”

听到朱允熥的话,常升连忙见缝插针。

“允熥,你真的不愿住在东宫?”朱元璋此刻的心态很复杂。

亲情是朱元璋唯一的刀鞘。

其中马皇后和允熥是最能收得住朱元璋这把刀的。

在朱元璋的心里,马皇后是妻子,其余女人是妃嫔,允熥是儿子,其余儿子是皇子。

允熥的嫡子是孙子,其余只是皇孙。

按理说,允熥这一脉,在允熥死后,最该受到朱元璋偏爱的就是朱允熥。

可惜,朱允熥先前不堪大用,朱元璋只能把这份恋爱转嫁到了当下长子朱允炆身上。

现在,朱允熥已经展现出了他的才华。

朱元璋不想以皇命强行约束朱允熥,这或许是对朱允熥的一点补偿吧。

“陛下,这空荡的宫殿,只剩冰冷的庄严,孙臣愿意去舅舅家。”朱允熥的回答,让朱元璋很心痛,但也有了那么一丝后悔。

朱元璋感受到了朱允熥话里话外的疏远。

对自己称臣,称自己为陛下,对常升却不叫开国公,而是舅舅。

这疏远二字,就差直接写在脸上了。

这让渴望亲情的朱元璋,心里拔凉拔凉的。

而朱允熥之所以疏远朱元璋,是知道自己即将站在朱元璋的对面。

自己要依靠淮西集团的兵权,兵变上位!

跟朱元璋走得太近,不好。

世间安得双全法?

短时间内想要成为储君,自己就必须选择淮西集团。

若是时间足够长,自己可以做朱元璋的孙儿,同时也做常升的侄儿,平衡皇权和淮西集团,鱼和熊掌,可兼得。

但是现在嘛,是决定储君的关键时刻,自己没办法也没有时间慢慢悠悠了,只能依靠武力上位。

若是没有自己这么一闹,今天的朱允炆就已经被册封为太孙了。

更何况,自己又不是原来的朱允熥,对朱元璋的感情,很陌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熥当然是以利益为上了。

出了宫,自己得好好谋划一下兵变的事情,争取明后天动手。

朱允熥不知道的是,淮西集团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动作比朱允熥还快。

“罢了,去吧,去吧。”

朱元璋闭上了双眼,挥了挥手道。

“孙臣/臣告退。”

三人拱手离去。

离去之前,蓝玉还瞪了一眼吕氏,似乎是在说这事儿没完!

而常升则是补充了一句,“苛责先太子嫡子,不知尊卑,不晓嫡庶有别,是对先太子不忠,对先太子妃不仁,对嫡子的不义,对陛下的不孝!某些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徒,陛下还是要给故去的先太子一个交代。”

说完,牵着朱允熥离开了东宫。

有些话,蓝玉这个朱允熥的舅祖父不能说,而自己这个舅舅,可以说。

“传旨,太子妃吕氏,禁足东宫,无诏不得出。”常升离开之后,朱元璋睁开眼眸,下达了这道旨意。

然后朱元璋转身离开。

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话,让吕氏和朱允炆都没有反应过来。

吕氏此时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自己才是受害者啊!

自己才是被骂的那个啊!

为什么最后挨罚的是自己?

蓝玉、常升:我们不也挨罚了?罚俸一年呢。

吕氏:你们他妈的缺这点俸禄吗?我是实实在在被禁足啊,无固定期限的禁足啊!我们挨的罚,是一个档次吗?

朱元璋走出了东宫,仰天叹息一声。

“王忠,你说咱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一个皇爷爷,成了陛下?”

朱元璋询问一旁跟了自己快三十年的贴身太监。

王忠回答道,“这是做帝王的代价,这也是为什么帝王称孤道寡的原因,高处不胜寒,做了帝王,享受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就要付出孤独的代价,有得有失,此乃大道。”

听到这大实话,朱元璋并没有生气,也正是因为高处不胜寒,所以朱元璋把马皇后和允熥这份唯一的家庭亲情看得极重。

只可惜,允熥和马皇后相继离开自己。

允熥的两个嫡子,一个早早的离开了自己,一个已经疏远自己,其余孙子那一声声皇爷爷,朱元璋没有感受到一丝家的感觉。

朱元璋现在想要的,就是朱允熥叫自己一声皇爷爷。

本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称呼。

可是对于朱元璋来说,让这三个字从朱允熥嘴里说出来,是多么爱的不得、恨而不得、求而不得、怨而不得的三个字啊。

朱允熥的心,应该被自己这位陛下给伤透了吧。

“是咱伤了他的心啊,一个爷爷会去怀疑自己孙子本该得的东西吗?他说的对,这一家人,相疑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意思?”

朱元璋摇头,不知道该以什么心态来处理这件事情。

是生气,还是可惜,亦或者是悲哀?

“陛下……”

王忠张了张口,想要劝劝朱元璋,可是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说的对,空荡的宫殿,冰冷的庄严,在这个庄严神圣皇宫内,咱也没有了家,哈哈哈哈。”

朱元璋笑得很悲凉,笑着笑着,眼角一滴泪水滑落,朱元璋离开了东宫。

这充满悲凉的笑声,充满了无尽沧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