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依旧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课程的加重让不少学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邓浩也不例外。但这一次,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正面迎击。每当课间休息,总能看到他手捧课本,眉头紧锁,却也未曾放弃的样子。
“浩子,咋啦?又跟文言文较上劲儿了?”同桌阿杰调侃道,话语间却藏着几分关心。
邓浩抬头,苦笑了一下:“是啊,这家伙比数学题还让人头疼。”
我恰好经过,停下脚步,温柔地问:“邓浩,最近学习上遇到难题了?”
他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老师,语文真的太难了,特别是阅读和作文,感觉怎么都摸不到门道。”
我闻言,微微一笑,轻拍他的肩膀:“别怕,有我在呢。咱们一步步来,先搞定这些‘拦路虎’。”
于是,每天放学后,教室里总会多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与邓浩并肩作战的身影。我们一起攻克古文难关,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我总是耐心讲解,循循善诱。邓浩也异常努力,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我的讲解和自己的感悟。
“老师,这句话我怎么感觉翻译出来怪怪的?”邓浩指着古文中的一句,眉头拧成了“川”字。
我接过课本,解释道:“这句话的关键在于理解作者的情感。你看,‘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不仅是在描绘夜晚的景象,更是在借景抒情,表达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你要学会用心去感受这些文字背后的情感。”
邓浩闻言,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眼中瞬间亮了起来,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如同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期末考试临近,我鼓励邓浩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