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去读读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农家福宝有点甜:常如意顾兰兰番外笔趣阁

农家福宝有点甜:常如意顾兰兰番外笔趣阁

热门小说观察员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常如意被哥哥们夸的心情很是愉悦。“多捡,卖钱钱”,小胖手往桌的那盘黑木耳一指,目的不要太明显。翌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柔和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常老头子早早地起了床,吃过了早饭。他精神矍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今天,他要带领家中所有的人一起上山寻找黑木耳。常老头子穿上了轻便的衣物,脚踩草鞋,背上背着一个竹篓,里面装满了几个饼子和一竹筒水。他的身后跟着一群人,有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准备出发。常如意今天坐在她爹爹的背篓里。一路上,山间的空气清新宜人,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常老头子走在前面,引领着大家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前行。他熟悉这片山林,知道哪里有黑木耳生长的地方。常如意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树木,突然她...

主角:常如意顾兰兰   更新:2025-01-07 14: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常如意顾兰兰的其他类型小说《农家福宝有点甜:常如意顾兰兰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热门小说观察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常如意被哥哥们夸的心情很是愉悦。“多捡,卖钱钱”,小胖手往桌的那盘黑木耳一指,目的不要太明显。翌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柔和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常老头子早早地起了床,吃过了早饭。他精神矍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今天,他要带领家中所有的人一起上山寻找黑木耳。常老头子穿上了轻便的衣物,脚踩草鞋,背上背着一个竹篓,里面装满了几个饼子和一竹筒水。他的身后跟着一群人,有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准备出发。常如意今天坐在她爹爹的背篓里。一路上,山间的空气清新宜人,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常老头子走在前面,引领着大家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前行。他熟悉这片山林,知道哪里有黑木耳生长的地方。常如意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树木,突然她...

《农家福宝有点甜:常如意顾兰兰番外笔趣阁》精彩片段


常如意被哥哥们夸的心情很是愉悦。

“多捡,卖钱钱”,小胖手往桌的那盘黑木耳一指,目的不要太明显。

翌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柔和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常老头子早早地起了床,吃过了早饭。

他精神矍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今天,他要带领家中所有的人一起上山寻找黑木耳。

常老头子穿上了轻便的衣物,脚踩草鞋,背上背着一个竹篓,里面装满了几个饼子和一竹筒水。他的身后跟着一群人,有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准备出发。

常如意今天坐在她爹爹的背篓里。

一路上,山间的空气清新宜人,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常老头子走在前面,引领着大家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前行。他熟悉这片山林,知道哪里有黑木耳生长的地方。

常如意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树木,突然她眼睛一亮,指着一棵大树说:“爹爹看,有板栗,有香香甜甜的栗子吃了”。

常家老大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了一棵栗子树。

野生的栗子以前也见人捡到过,拿回去煮了就可以吃,这个他还是知道的,今天运气真不错。

于是,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有的爬上树去用树枝打栗子,有的则在树下收集掉落的板栗。

孩子们也不甘示弱,板栗外面的刺容易扎手,他们捡来两根木棍当成筷子一样夹住板栗往大人背篓里放,林老婆子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个壳就不要一起背回去了,费力气,捡块石头砸一下,就捡里面的一颗一颗的就行”,常家老大吩咐几个弟弟。

“好勒”,几个小萝卜头也学着大伯的样子开始干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到了中午。常老头子招呼大家休息一下,一人分到了一小块饼子,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带来的食物,欢声笑语回荡在山林间。

休息了一会儿后,他们继续寻找黑木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收获越来越多,竹篓渐渐被填满。

常老头子带领大家踏上了回家的路,他们满载而归,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回到家中,林老婆子清点今天的收获,两背篓的板栗,一背篓的野梨子,还有一堆的黑木耳,除了常如意其它人都没有空手回来的。

离天黑还有一会儿,林老婆子吩咐几个儿媳妇将黑木耳大的摘下来晾晒起来。

这些黑木耳她想让常家老四到时候带到县城去卖卖看,看看一斤能换多少铜板。

板栗就不卖了,也没有多少,自己家里人吃吃也就消耗掉了。

林老婆子煮了一大锅,半个时辰后板栗的香味就从厨房飘出来了。

胡金花牵着小八闻着味儿进了厨房,看着锅里的板栗,馋得口水直流。

林老婆子摸了摸小八的脑袋,笑骂道:“你个小馋猫,等会儿就能吃了,出去外面等着”。

胡金花笑嘻嘻地应了一声,拉着小八出去了。没过多久,其他人也陆陆续续闻着香味过来了。

“奶,可以开饭了吗?我肚子都咕咕叫了。”常家一群小萝卜趴厨房门口往里张望。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再等等。”林老婆子笑着回道。

又过了一会儿,终于开饭了,水煮板栗和疙瘩汤,一家人围着桌子,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这板栗真好吃,又香又甜,要是每天都有板栗吃就好了”,常家一众小子们赞不绝口,吃得是摇头晃脑,甜的东西平日很少吃到。

常如意也举着小手,“真香”。

“嗯,好吃就多吃点”,林老婆子宠溺地看着小孙女。

常老头又给小孙女剥好了两颗,放在蒜臼里给她捣碎这才给孙女拿小勺舀到碗里。

林老婆子给了一个赞许的眼神,小孙女就是要这么养。


十月十一,早上还是有些凉,早就已经没有人穿单衣了。

天还没亮,家里就做好了早饭。

每人带了一身换洗的,背上几个干饼子就出发了。

到老庙镇上就可以坐去县城里的骡车了。

家里汉子们都不在家,常老头子每天自己去地里转转,给萝卜白菜除除草。

林老婆子每天白天都要抱小孙女,李迎香就空下来了。

四个妯娌围坐在一块做做绣活,要数顾兰兰和李迎香的针线活最好。

钱凤仙是个爽利泼辣的,那手拿着针就跟拿棍似的,你让她缝个补丁还成,绣花就不太好看了。

胡金花那就更别说了,从前在家都是干农活的,也没人教她绣什么花样子,笨手笨脚的,一根竹子被她绣的跟个大毛毛虫似的。

“不成,不成,我还是摘菜吧”,胡金花气恼的把绣帕往针线筐一扔。

“我就不是这块料,娘,小八您看着些,厨房的活我今天全包了”,胡金花看小八正睡着,就像后面有鬼追她似的,三两步就跑没影了。

林老婆子抱着小孙女,一手把胡金花刚绣的捡起来瞧了瞧吐槽道,“老三家的这手还不如个鸡爪子,就这最简单的花样子她还能霍霍成这样”。

真是没眼看。

常如意也歪过头瞧了一眼,呵,呵,这三婶是没这天赋哈。

意识沉入空间,小手手放进嘴巴,初级灵泉也是灵泉啊。

“奶的小乖乖,不能吃手手哦”。

“是不是饿啦”?

常如意,好吧,刚喝一口就被奶奶无情打断了。

接着就换了个怀抱,然后她就又加餐了。

天气越来越冷,常如意已经学会抬头,开始学翻身了。

几个哥哥们除了被拘在屋子里背三字经,其它时间都想来看妹妹笑,逗妹妹玩。

妹妹给他们表演翻个身他们能乐呵一天。

常家老大这次和两个弟弟在县城里找活也很顺利,县城有码头,平日就有许多找临时活计的会来这里蹲守。

平时也会有一些作坊或者商户临时需要用几天人都会来这选人。

常家男人们个个都是大高个,人家一看他们就是有力气的,所以每日都能上到工。

年关将至,下了冬日的第一场雪。

薄薄的一层落在枝头,落在屋顶,像是在给房屋穿上洁白的衣裳。

腊月二十八,常家老大带着几个弟弟大包小包的从县城回家了。

还有两日就过年了,他们也是想家想的紧。

八里塘村算是在不南不北的地方,也没有人盘个火炕啥的,冬日里温度差不多在零度左右,每年最冷的时候也就是过年的这几天。

在屋里点了个火盆,就这么取暖。

“爹娘,儿子们回来啦”,常家几个儿子刚到门口就开始喊人了。

进了堂屋,林老婆子招呼几个儿子快坐下歇会。

李迎香赶紧给家里几个汉子一人倒一碗热水暖暖身子。

“娘,这两个多月,我们兄弟三人挣了三两半银子,除去吃住花用的还余下了二两多”,常家老大把怀里藏着的银两拿出来交给林老婆子保管。

“你们几个遭罪了,趁过年好好歇歇”,林老婆子知道这儿子们在外面肯定是节省着用的,要不然哪存的住二两多银子。

“这是儿子的”,常家老四也递过来自己的工钱,年前掌柜的给他把工钱结清了,他每个月是450文工钱,平日住在铺子后院,只在吃上会花几个铜板,每个月都固定往家里交300文。

“明儿个老大家的老二家的你们去镇子上置办些过年要用的,扯点料子回来给家里娃子们都做身新的”。

“不用了,他们跟个皮猴子似的,新衣裳也穿不了半天就看着跟的一样了”,李迎香觉得家里条件不好,能省一些就省一些,还欠着二叔家三叔家银钱呢。

“我算了下这一年攒下的已经够还那两家了,还有点余钱,把今年过过去再说”,林老婆子知道这大儿媳妇是想省着些早点把欠账还清。

这还是娶老四媳妇花的聘礼和操办喜宴借的,一共借了四两银子。

“一会我把去镇上卖绣品的银子分给你们几个,想买点啥自己添置”。

“还是听娘的吧,年后儿子们再去赚就是了”,常家老大不想太亏待了妻儿。

“给我们小九也做一身,就选块红的,喜庆”,林老婆子抱着香香的奶娃娃,时不时的逗一下。

常如意看到奶奶跟她互动,立即笑出了声。

“哎呦,我们小九听懂了呀,这是知道要给我们小九做新衣裳了呀,这么开心呀”。

林老婆子用手指头轻轻的点了点小娃娃的脸,软呼呼的触感,萌的她的心都化了。

吃过午饭,常家老大就抢过了小闺女,他都有两个多月没有看到小闺女了,这可不得好好亲香亲香。

林老婆子和常老头回屋后揣着四两银子出门了,趁着年前把欠人家的银子还上。

翌日,林老婆子让想去镇上的儿子媳妇们都去,家里的孙子们想去的也都能跟着大人去瞧个热闹。

农家人也没啥年菜要准备的,这些日子胡金花已经按婆婆的要求炒了花生,过年的时候招待客人吃。

昨天发上了面,傍晚蒸了许多二合面的馒头。

林老婆子可不想小孙女出去受冻,自己抱着在屋子里烤火。

常如意现在是趁奶奶不注意就吃手手,小嘴撮的津津有味,奶奶一发现就会给她把小胖手拿开。


吉时既至,鞭炮声震耳欲聋,工匠们一边抬梁,一边高声唱起上梁的吉祥话语。作为主人,需向工匠致谢,给予红包,而后工匠们会将主人预先备好的抛梁之物,从梁上抛向观看的乡亲们。

尤其是孩童们,对这一环节最为喜爱,能够拾得平日难以品尝的糖果花生,运气上佳者,甚至还能捡到铜板。

最终,常老头邀请工匠师傅们享用一顿酒席,上梁之事方算圆满告成。

家里林老婆子现在照顾顾兰兰坐月子,其它人要做酸辣粉生意,也就全都开始忙活起来了。

他们准备把家里今年收红薯的全都做成粉条,常老大和常老二直接把红薯挑到边上的小溪里面去洗,在家里洗太费水,与其去井里挑水,倒不如来溪里洗更省力,挑红薯过来可以随便洗。

洗好的红薯挑回去,家里女人们有的拿刀剁碎,有的拿擦子擦丝,常老三就在一边磨红薯。

留下来的红薯渣子常老头拿来喂牲口了。

家里目前没有喂猪,只能喂给骡子和鸡吃。

一忙就是好几天,粉条晒干后,林老婆子就开始做辣椒油了。

家里准备先在镇上摆一个摊子试试看,酸辣粉的摊子要准备的东西还不少。

炉子,锅碗,桌子板凳,调料都要准备齐了,好在以前摆摊卖冰粉的桌子凳子大多都能继续用。

常老三赶骡车带上钱凤仙和胡金花一块去摆摊,胡金花会吆喝,钱凤仙就负责煮粉。

在镇子上摆这种小摊的一天要收两文钱管理费。

林老婆子给他们的定价是六文钱一碗,也就是相当于是三个肉包子。

这价格说贵也贵,说便宜也便宜,有钱的人不会在乎一文两文的,没钱的人也不会上街买这些东西吃。

他们直接去的以前摆摊的那边,边上卖烧饼的,馄饨的摊子比他们还要来得早。

常家人卖冰粉的时候也算跟人混了个脸熟,这一来就有人跟他们打招呼了。

“我看你们好些天没来了,这是不卖冰粉啦”?

“天凉啦,换了个新吃食,过来尝尝啊,不收你钱”,常老三对隔壁卖烧饭的汉子道。

“行啊,我拿烧饼跟你换”,汉子也笑着道。

摊子支好,钱凤仙把碗拿出来摆好,挨个往里面加调味料,这样一会忙的时候能省点时间。

他们换了新花样,这附近的几家相熟的都准备一家送一碗给别人尝尝,这酸辣粉这么一煮一拌,那香味飘的老远了。

隔的老远的人路过都能闻到这霸道的香气。

有人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闻着味就寻过来了。

“你这卖的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香”?

“客人要不要尝一碗,我这叫酸辣粉,六文一碗,独家配方,别的地方可吃不到,保您吃了下次还想来”,胡金花卖力的介绍着。

常老三已经连着给边上摊位送了好几碗了,这一下子这个味道就飘进了对面的学堂。

“那就来一碗”,那人顺势就坐在凳子上等着了。

陆续来的人越来越多,酸辣粉的生意算是被他们几人做起来了。

“又香又辣,吃的真过瘾”,一个汉子道。

“是的,我就喜欢这种吃着劲道的”,边上另一个客人说道。

“老板,给我来一碗,我就喜欢酸酸辣辣的味道,那边那个卖烧饼的,给我也来一个烧饼,我饭量大,得这么配着吃才香”,大块头爽朗一笑。


绝味楼的客人:你才骡子,你全家都骡子。

两人留下来吃了午饭,又逼问了胡金花,也没打听出什么有用的,只能先回去了。

顾兰兰吃饭的时候就有些心不在焉的,碗里的饭都已经冷了,她还在走神,刚才看三嫂的爹娘那么打探三嫂都没有多说什么,她把木耳能吃的事告诉她娘,家里该不会怪她吧。

“兰兰,你这是怎么了”?

“娘,您叫我”?顾兰兰回过神来。

“是啊,兰兰,娘都叫你好几声了,你都没应,干嘛呢”?

钱凤仙不解询问,这四弟妹平日也不这样啊,难道干活累着了。

顾兰兰眼泪唰的一下就掉下来了,“娘,我刚刚悄悄把木耳能吃的事告诉我娘了,但是我有让她不要告诉别人”。

“兰兰,你怎么这么吃里扒外呢,你都嫁给四弟了还想着什么都告诉娘家,这可是咱们家赚钱的营生,这要是传出去被别人抢了,我们一大家子吃啥?孩子们拿什么上学堂”?林老婆子还没有说什么,胡金花就突然站了起来,气愤的指责道。

真是气得她心肝疼。

银子啊,白花花的银子啊。

林老婆子也脸色变了变。

“娘,我没想那么多,我就想着她们每天也能多个菜,我爹娘肯定不会说出去的”,顾兰兰是相信她爹娘的。

“兰兰啊,你有没有想过你爹娘不说,你哥嫂呢,你嫂子没有娘家人吗,一传十这不就传出去了吗”,钱凤仙说道。

顾兰兰的头更低了。

“娘,我知道错了,我下次不会了,以后有什么事我肯定先来问过娘”。

“这次的事娘是不是早就交待过了家里不要往外说,你看村里那么多人打听爹娘怎么没有说出去”?

“家里的小子们都知道不想说的就跑”。

胡金花恨不得上手把这蠢弟妹脑袋里的水给摇出来。

顾兰兰扑咚一下给家里人跪下了,“娘,我知道错了,您罚我吧,只要不休了我,您怎么罚我都行”。

“真知道错了?”林老婆子冷着脸问。

“嗯,以后我一定什么事都问过家里”。

林老婆子早就想到过这事总有一天是捂不住的,她和老头子每天晚上都琢磨呢。

还好小孙女说家里的和外面的味道不一样,是因为家里的味道好才卖得出银子,她也不知道为啥家里的就味道好一些,反正小孙女又拍胸脯保证过了。

她是相信小孙女的。

“你呀,多跟着你三嫂学一学,这种事情上她就比你处理的好,这次就当让你长个教训了,起来吧,下次别犯傻了,家里好了你和老四才好”。

胡金花突然得了婆婆的夸奖,嘴角上疯狂上扬。

要是有个尾巴,已经上天了。

她虽然懒了点,馋了点,吃得多了点,抠嗖了点,那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嘛。

天香楼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打探出人家是晒干了的黑木耳重新泡发的,这才没有毒。

管事去找菜农大量收购晒干了的黑木耳,他们也要做这道菜卖了。

冬日里野生的黑木耳已经不怎么长了,天香楼给的价格又不高,所以专门去找来卖的人很少。

天气冷了常如意也不想动弹,学堂已经给三个哥哥放寒假了,村子里的娃穿的都不怎么防冻,一进腊月老夫子就早早的让孩子们回家歇着了。

“人之初,性本善,来,跟着哥哥读”,三哥常宁楼无事可干带着底下一群小萝卜头们背书。


晚餐则变得更加丰盛。十个菜,鸡鸭鱼肉都齐活了,因为今天是小九的生日,所以必须要让孩子吃上几个肉菜,以示庆祝。

厨房里弥漫着各种菜肴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常如意和哥哥们吃了一个肚儿圆。

顾兰兰吃完正准备回房间休息一下,突然感觉肚子一阵疼痛袭来。她意识到可能要生产了,于是赶紧告诉了家人。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紧张起来,李迎香急忙上前搀扶着顾兰兰进入房间并让她躺在床上。

常婆子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大家行动:儿子快去请稳婆来,老三媳妇则负责烧水。一家人顿时变得忙碌而有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从天黑一直持续到明月高悬。终于,一声响亮的啼哭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孩子出生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