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温墨染姬宸琰的其他类型小说《温墨染姬宸琰结局免费阅读替嫁东宫,彪悍太子妃番外》,由网络作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X”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温芸馨二人也在一旁不耐烦的等着,温墨染感到此事有些不妙,皇后恐是不喜她的出身,只是如今也无他法只能静静地等着。约一个时辰后,皇后召见了温墨染,打发了温云馨二人直接离去。笑话,她只有琰儿一个儿子,他才不要喝老皇帝和其他女儿生的儿子敬的茶。他们有什么资格?“儿臣拜见母后,母后请喝茶。”温墨染恭敬地跪着,将宫人准备的热茶敬上。果然皇上不会前来,美其名曰说是政务繁忙,实际是对太子的忽视吧。“抬起头来,让本宫看看你这乡野女子长什么模样?”皇后高傲的仰着头,轻睨双眼瞧着眼前的女子,冰冷的声音传来。皇后本就不喜温墨染,她那文武双全,智比文曲星,貌若潘安,德才兼备,聪明过人的宝贝儿子配得上天下间最优秀的女子。怎的轮到温丞相那老狐狸的一位乡下女子相伴...
《温墨染姬宸琰结局免费阅读替嫁东宫,彪悍太子妃番外》精彩片段
温芸馨二人也在一旁不耐烦的等着,温墨染感到此事有些不妙,皇后恐是不喜她的出身,只是如今也无他法只能静静地等着。
约一个时辰后,皇后召见了温墨染,打发了温云馨二人直接离去。
笑话,她只有琰儿一个儿子,他才不要喝老皇帝和其他女儿生的儿子敬的茶。
他们有什么资格?
“儿臣拜见母后,母后请喝茶。”
温墨染恭敬地跪着,将宫人准备的热茶敬上。
果然皇上不会前来,美其名曰说是政务繁忙,实际是对太子的忽视吧。
“抬起头来,让本宫看看你这乡野女子长什么模样?”
皇后高傲的仰着头,轻睨双眼瞧着眼前的女子,冰冷的声音传来。
皇后本就不喜温墨染,她那文武双全,智比文曲星,貌若潘安,德才兼备,聪明过人的宝贝儿子配得上天下间最优秀的女子。
怎的轮到温丞相那老狐狸的一位乡下女子相伴的下场吗?
而且,她还是那个女人的女儿。
只怪命运弄人,她宝贝儿子的身体每况愈下,每每想起,皇后都会潸然泪下。
原本听说赐婚给儿子的对象是丞相嫡女,还一阵欢喜,感叹皇上终究是念着琰儿的。
后来知道竟是温清远那养在乡下的大女儿,皇后娘娘去皇上面前大闹了一场,而后赐婚旨意已下,只能在寝宫内大哭了一场,嘴里长长念叨着我儿命苦啊!
她就知道皇上的眼里只有丽妃,没有他们母子。
此时看着这位配不上她儿的女子,心中苦闷至极,眼含泪水,只能在心中感叹自己那没有福气的苦命儿子,眼泪都快要掉下来。
瞧这巴掌大的脸蛋,身材也瘦不拉几,全身上下看着都没几两肉,这要是和他的宝贝儿子同寝,这丫头的骨头都要硌得她宝贝儿子生疼。
只那双眼睛咕噜咕噜的,看着清澈无尘,实在不出彩,这样的女子哪里配得上她优秀无比的儿子啊!
可怜她殚精竭虑的为了琰儿,竟只能为琰儿求来这样一桩婚事,皇后只觉天都要塌了。
温墨染依言抬起头来,轻扬脸庞正对着皇后,抬眸飞快的看了眼这位皇后娘娘。
只见她眉头紧锁,像是有什么烦心事似的,发髻如云,带着华贵的头饰,散下的珠翠星光点点,五官很是精致,虽眉眼间已见条条细纹,但胜在五官精致,长相与姬宸琰有三分相似,许是保养得当,光看长相只有三十出头的样子。
不同于她冰冷的声音,目光却是如水般荡漾,眼睛里弥漫着柔光(皇后不甘的眼泪),且不说如今依然是一位美人,可以想象年轻的时候是怎样的一位绝色。
想着温墨染便脱口而出:“母后,你好美啊!”
皇后的嘴角抽了抽,不自然的笑了笑,这丫头在说什么大实话,好像她也没那么令人讨厌了,皇后不由多看了几眼面前的丫头,虽然知道自己的美貌,可被人当场夸赞也难免心中高兴。
说来这桩婚姻也不是她能掌控的,她自小被扔在庄子上,也是个可怜人!
一见面就夸自己美!看在她这么会来事的份上,暂且先放过她吧!
又想着她刚才在殿外教训温清远的另一个女儿的情形,看样子也不是个会吃亏的主。
但愿她能安安分分的守在琰儿的身边,琰儿为人就是太温和了,有温墨染这样的女子待在身边也不是不行。
于是正了正声音,开口说道:
“此事木已成舟,本宫也不再与你为难,只愿你尽心照顾我儿。”
皇后一想起自己的儿子,如今的身体只怕熬不了多久,刚才的高兴转瞬即逝,眼里多了几分忧愁。
皇后一旁的桂嬷嬷心中一顿:娘娘,太子妃来之前您可不是这样想的。
“但愿你身子争气些,早日怀上子嗣,为我儿.....”
皇后说着眼里就噙满了泪水,后面的话已然说不出口了。
温墨染今日一见皇后,心中只叹,皇后娘娘实在是一位好母亲,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姬宸琰身上,一心一意的为他考虑。
就凭着皇后提出的‘早日皇上子嗣的要求’,她就要高举皇后的大旗,这是己方盟友啊!
“是,母后,儿臣自当尽心照顾殿下,只是子嗣一事,还要看太医的嘱咐.....”
温墨染故作几分羞怯的说道。
皇后岂不知温墨染的意思,此事无法强求,惟愿上天恩赐。
而后便招了招手,“桂嬷嬷,你跟去东宫,照料太子妃的身体,顺便再帮着太子妃料理一些东宫的事务。”
桂嬷嬷上前恭敬地行礼,“是,娘娘。”
温墨染不知皇后此意,不过,不管是监视自己还是其他,有一位宫中的老人帮着自己总比自己单打独斗,什么事都捉摸着去办要好,忙感谢道:
“多谢母后。”
皇后继续说道:
“你也不要高兴太早,桂嬷嬷还有一个任务,你听着,桂嬷嬷此去东宫还负责教导你宫中的规矩,你得耐心学着。”
温墨染管他三七二十一,学不学规矩什么的暂且不说,先满口答应下来,“是,儿臣全听母后的安排。”
皇后揉了揉太阳穴,已有几分疲倦,轻声说着。
“行了,没事了,你下去吧。”
温墨染正要领着桂嬷嬷离开,听见宫人传来消息,说丽妃在殿外求见。
“不见!”皇后只觉那贱人烦人,平日里风头出尽,今日又要来作什么妖。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
丽妃就这样不顾皇后宫中的通传,径直的走上前来,敷衍的行了个礼。
不等皇后怒斥的声音传来,丽妃就随意的往旁边的椅子上一坐,噼里啪啦就开始抱怨:
“皇后娘娘,三皇子哪里得罪了您啊,他敬您为母后,平日里也敬你尊您,今日前来敬茶竟被您赶了出去,这是何道理啊?”
“还有臣妾的儿媳,那温芸馨到底犯了什么大错,竟被太子妃当众掌嘴,这宫里宫外人多嘴杂的,顶着一张布满手掌印的脸蛋在这宫里走了个遍,这让那丫头怎么活啊?”
皇后对于丽妃的无礼已经习惯了,这些年她仗着皇上的宠爱没有少来坤宁宫耍威风,早些时候皇后还会用规矩约束丽妃,可随后丽妃就会去皇上那哭诉,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每每这种时候,皇上的天平就会偏向丽妃,反而来质问她这个皇后气量小容不下人。
“讨债的,简直就是生来克老夫的,这逆女,她怎能当着众人的面就这样堂而皇之的说我克扣她嫁妆,简直该死!她不要脸,我丞相府也不要脸吗?”
一旁的李淑然听说自己的宝贝女儿被押去了大理寺,急的团团转,连忙揪着温清远的衣袖,哭哭啼啼的说着:
“老爷,这可如何是好,也不知墨染那丫头是怎么回事,竟如此嫉恨馨儿,当年送走她也是为了整个丞相府好,如今她竟不顾馨儿是她嫡亲的妹妹也要将她送进大理寺,她怎么这么狠心啊?”
“老爷,我们母女两到底是哪里得罪了她,她竟要如此报复我们啊?”
“嫁妆的事,我已经在凑了,正打算明日就给她送去,她安得什么心啊,在大街上如此破坏丞相府的名声,如此不顾老爷您的名声啊!”
温清远听着李淑然哭哭啼啼的声音就烦,现在馨儿还在大理寺,为今之计是赶紧将人带回来。
恐怕今日之事已经传进了宫中,明日的早朝他估计是吃不了兜着走。
温清远紧缩眉头,忍不住再次怒喝:
“这孽障东西,她到底要怎样?是要毁了我丞相府不成?”
说罢又看着李淑然“还有你,那嫁妆说了三天就要给她送过去,怎么到今天还没有送去。你成天究竟在做什么?”
“现在好了,那死丫头揪着嫁妆不放,你让我堂堂丞相的颜面往哪里放?”
李淑然闻言有些心虚,只能犟嘴道:
“老爷,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嫁妆好多都变卖处理了,我要重新整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馨儿的嫁妆里全是嫣然留下的,去哪都让她退回来,闹到今天这个地步,不就是她不把我这个父亲说的话放在眼里吗,若早早将嫁妆给了那死丫头,怎会到如今这个局面”
“我告诉你,若馨儿执意不肯,那她这三皇子妃也就到头了。我丞相府有的是女儿。”
李淑然的脸色白了白,知道温清远说得出口便做得出来,只能连声答应:
“馨儿那里我回去说,嫁妆的事情我也会尽快解决,但是老爷,馨儿现在还在大理寺,您要想办法救她出来啊!”
李淑然只能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骂着温墨染贱人,她真是恨极了这个女人,当年恨极了宋嫣然,如今她死了她的女儿又阴魂不散,总有一天她会除了温墨染这贱人,让她不得好死。
“不用你说,馨儿我也会救出来的,不然我这丞相的脸往哪里搁?”
温清远说完便气哄哄的走了出去。
留下李淑然一人待在原地,焦急的高声唤道“老爷,您这是去哪里啊?”
温清远没有回头,他现在必须马上去三皇子府一趟。
待到了三皇子府却发现三皇子并未在府中,而是去了宫中,无奈之下只能自行先去一趟大理寺。
徐正谦是出了名的天不怕地不怕,他这一趟指不定就是白跑一趟。
果不其然,温清远到了大理寺就被告知,三皇子妃犯的事涉及皇家权威,和皇储安危,在审理之前不准任何人探望。
堂堂丞相大人就这般灰溜溜地被赶出了大理寺,事情变得棘手起来,他只能无奈地回到三皇子府中等待三皇子回府后共同商议对策。
而此时在勤政殿内,姬楚潇刚刚禀报完荆州水患的治理有多成功,并且将抓了吕得闲这贪官一事邀功似的在景文帝面前炫耀。
启动资金就用姬宸琰的医药费一万两好了,虽然有诈骗他的嫌疑,不过等她发达了再还给他吧。
温墨染今日出来之前就已经让竹苓先出去初步筛选了几个铺子,都是在比较繁华的街道,今日她主要就是去这几个铺子里谈一下铺子转让的价格。
不多时,温墨染就到了第一家铺子,这里原本是一家书铺,听竹苓说掌柜的也是个读书人,因为儿子病重好像是得了怪病,医治困难,京城药堂医生大都看了也是束手无措。掌柜的打算卖了铺子拿着银两离开京都四处寻医,这才阴差阳错刚好碰上来找铺子的竹苓。
温墨染进了铺子,谢掌柜一见温墨染一行人的穿着打扮就知道是贵人,连忙将人请到了后堂,上了热茶。
掌柜的率先开口道:
“这位小姐,我这间书铺的生意您也瞧见了,只好不差,转卖铺子的银两最低也要五百两,不能再少了。”谢掌柜担心温墨染是来和他讲价的,急忙说着不行。
温墨染看着这位掌柜是位老实人,在京都的书铺,且是在比较繁华的街道,伍佰两这个金额可以说是贱卖了,温墨染不答反问“听闻令公子身子不适,不知可否让我瞧瞧?”
“我略懂一些医术,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症!!!”
谢掌柜听闻来人不谈铺子的价钱,反而问他儿子的病情,顿时有些不喜,可又听见她说懂医术,瞬间眼前一亮。
“小姐此话当真?”转而眼中的光又黯淡了下去,看了那么多大夫都说没救了,这个小姑娘怎么会是神医呢。
温墨染看着掌柜黯淡的眼神,眉眼弯弯的看着掌柜的说道:“看看也不妨事吧,万一我真能治好令郎的病呢”
谢掌柜眸中闪了闪,说的是理。
就带着温墨染到了谢蕴泽的住处,就在书铺后堂。
推开门,入眼是一位十岁大小的少年,不知为何,温墨染看着病榻上的少年脑海里突然想起了温景希。
再看这个少年已经瘦到皮包骨头了,眼皮都已经塌陷,光是中医里的望闻问切的望,温墨染还瞧不出是什么病。直到谢掌柜掀开了谢蕴泽的被子,温墨染和身后的竹苓桔梗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少年的肚子高高耸起,竟像是怀孕六个月的肚皮之大,皮肤已被撑得可见皮下蜘蛛网状的血管,隐约可见有什么东西在皮下游走蠕动。
桔梗没忍住,转身出了房间吐了起来。
饶是稳重如竹苓,此刻嗓子眼也直冒酸水。
只有温墨染面色不改,伸着手在少年的手腕间诊了诊脉,再用手在少年的肚子上按了按,果然。
是寄生虫无疑了。
转头对着谢掌柜开口道:“掌柜,令郎这是肚子里生虫了,把虫子取出来就好了,再口服汤药将体内的虫卵全部杀死即可痊愈。”
谢掌柜闻言有些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这一年来,他在所有大夫的嘴里听到的无不是说没救了,这是第一次听见痊愈两个字。
眼里瞬间都噙满了泪水,作势就要给温墨染跪下来,被竹苓眼疾手快的扶了起来。
温墨染连忙说道“掌柜这是何意,令郎可以痊愈这是好事”
“不过治疗方式有些胆大,掌柜可愿一试?”
谢掌柜不知温墨染的意思,难道还有除了吃药其他的疗法吗,不过,只要能救他儿,什么方式他都愿意尝试,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忙开口问道:
姬宸琰听闻消息的时候,手中正拿着一封信笺,只听扑哒一声,信笺悄然地掉落在案桌上。
他刚才听到了什么?
他,素有贤德之名的太子,刚娶的太子妃当众打了皇帝的宠妃?
姬宸琰觉得自己的小脑有些萎缩,她是真敢啊,到底是谁给她的勇气?
仅凭一己之力中伤堂堂丽妃,当众殴打皇帝的宠妃,且还在皇上的面前宠辱不惊的为自己辩驳不说,还为母后正名,最后竟能全须全尾地从那位喜怒无常,偏激多疑的皇上面前全身而退?
算是出尽了风头,不可谓不勇猛,实乃是大煜第一人。
何况他深知母后的为人,对着温墨染一开始应是不喜,不曾想此女仅用一天时间就博得母后的信任和怜惜。还留在坤宁宫用了午膳,他不得不承认温墨染有几分聪明和算计。
此女心思不简单,当着母后的面收拾了她毕生的宿敌,此举恐怕会直接收割母后的“芳心”。
谁不知丽妃如今在后宫有多受宠,她不惜得罪丽妃也要讨好母后究竟是何居心?
姬宸琰内心直感叹她是真不怕死啊。
一天之内不仅掌掴了温清远的次女,还收拾了丽妃,两个动作都是在将老三的颜面踩在地上摩擦。此举怎么看都不像是温清远的安排。
她到底是抱有什么样的目的?有着怎样的谋算?所图为何?姬宸琰百思不得其解。
照消息所说,可以肯定她并非传言那般诗书不通,行为举止也不像一个在庄子上生活了十几年的样子,今日宫中的这番化险为夷不管怎么说都称得上一句机智过人。
暗卫的消息还未传来,且再等等,他倒要看看他的这位太子妃是何方神圣?
此女心思缜密,颇有算计,难以捉摸,他定要避而远之。
温墨染已经回到了揽月殿,全然不知今日的所作所为在后宫中掀起了怎样的轩然大波。
丽妃的宫殿萦华宫。
丽妃从勤政殿回到自己宫中就开始大发脾气,她将珍贵的古董瓷器都摔得粉碎,字画、盘子,各类物品全都摔了一地,吓得周围的太监们和宫女们纷纷低垂着头颅,都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实在可恨,丽妃今日受这奇耻大辱,整个人气的头上的金钗都颤动不已,呲牙咧嘴,眉角也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剧烈地颤抖着。
哪里还有往日的嚣张跋扈,优雅从容。
待思绪静下来之后连忙吩咐自己的心腹,传信给三皇子,商量如何除掉温墨染,反正太子也快死了,就让他们二人去阴间做一对鸳鸯鬼吧。
而在宫中,另一位仅次于丽妃受宠程度的德妃,在听闻今日的消息后并没有表现出多大震惊,好像整个世界都与自己无关一样,冷若冰霜。
与此同时揽月殿的太子妃,此刻的正躺在榻上闭目养神,一边休息一边细思自己在东宫的处境。
完全不知晓她已经落入了他人的必杀榜单了。
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虽说今日看似威武,实则也是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可算是应付完了,果然她还是不适合宫里的勾心斗角,只是已然身在局中,不想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就只能自己去做那个执棋者。
闲来无事,温墨染想找些这个朝代的书籍看看,此前在相府完全没有这个方便,便唤来白微吩咐去找一些本朝的书籍,不限题材,扬言用来打发时间。
姬宸琰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
那半月里,温清远担心温墨染身体瘦弱挺不到婚嫁之时候,只在吃食上特别吩咐,温墨染比之之前的体型是要正常许多,虽然还是瘦弱,但至少看起来脸色红润了不少。
其余方面,并不允许温墨染外出,相当于处于一种被软禁的状态,除了从一些年迈的下人嘴里打探宋嫣然生产之事的零星消息之外,别无所获。
相府跟过来的下人包括秦嬷嬷在内,温墨染在今日一早就已经遣回了相府。反正她们的卖身契也不在她这里,留着人在身边无非是多留了几双李氏的眼睛,索性直接打发了回去。
刚回来不久,皇后就派人送来了几马车的赏赐,听白微说全是补品,温墨染听闻后心中一暖。
现在已嫁进东宫,不管怎样,已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行事总会方便许多。再观太子和皇后对自己的态度,都还算和善。
紫苏、竹苓、白微、桔梗四人看着很是规矩懂事,虽非全然信任,但毕竟是东宫出身的宫女,随便一个人的能力都能吊打普通官宦之家的掌事嬷嬷。
今日才安排紫苏和桔梗去调查母亲的死因,想来结果不会出来那么快,还在继续沉思的温墨染丝毫没有感觉到一道阴影遮挡了身前的光线。
须臾,见温墨染毫无知觉,桂嬷嬷在温墨染耳边轻声唤道:
“太子妃娘娘,您已经休息了好一阵,该起来学一学规矩了。”
轰的一声,温墨染感觉自己的天都塌了,是了,她是感觉好像把什么东西忘了。
皇后的恩赐:桂嬷嬷!!!
这个声音好像地狱爬出来的恶鬼前来索命了,学规矩,学规矩。
射出去的箭终有一日会射到自己身上,完蛋。
温墨染赶紧一个鲤鱼打挺,桂嬷嬷的话得听,只得强颜欢笑的应道:
“好,学规矩。嬷嬷请赐教!”
桂嬷嬷看着温墨染,眼底多了一丝笑意和温柔,这位太子妃好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一夕之间就让皇后娘娘改变了对她的态度,真是不可思议。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第一次在皇上面前为皇后娘娘不平的人是眼前这位女子,想起今日她的举动,桂嬷嬷的老眼都开始慢慢湿润,心中无限感叹,或许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处境会因为太子妃的到来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嬷嬷,嬷嬷,可以开始了”温墨染在心里做了一番建设之后,对自己无比的自信,不就是规矩吗,她完全可以全部拿捏。
桂嬷嬷有些恍惚,听着温墨染的提醒,忙回应道:
“太子妃,老奴今日先教您作为太子妃的站姿和走姿,老奴先来给您做个示范,娘娘瞧仔细了。”说完桂嬷嬷手中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一条戒尺。
温墨染看着那条两指宽的戒尺,只觉头皮发麻。
景文帝敛了敛眉,仿佛是在压抑着内心的思绪。片刻之后,他缓缓地开口说道:“那么,你们不妨畅所欲言,说说你们认为哪位皇子有资格被立为太子?”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在整个朝堂之上,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那些原本还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朝臣们,此刻都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巴。
温清远作为当朝丞相,不惧景文帝散发出的威压,只觉心头一松,皇上终于还是松口了,忙抬起头来,与景文帝对视“臣以为,三皇子文韬武略、心怀天下,当得起储君之位。”
“且自太子......,三皇子也可以算得上立长了,规矩上也说得过去”温清远大着胆子向景文帝谏言,这句话明摆着是说太子死了,三皇子就是皇上的长子了。话落,温清远看了看景文帝的脸色,见并未发火心里才稍作放心。
谁都知道太子时日无多,只是没有人在明面上直接说出来,丞相不愧为丞相,真是胆大。
有丞相带头,众人胆子也都大了起来,纷纷开始附和,赞美三皇子仁厚大度,品行端正等等......
而主张五皇子一派的发声,以兵部尚书为首。
“皇上,臣以为五皇子为人深明大义,聪慧过人,品德高尚,可当储君。”
不过附和兵部尚书的人倒是没有三皇子那么多。
可见整个朝堂大半官员都支持立三皇子为储,景文帝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两派的人争来争去,并未出言喝止。
他的眸色渐深,眼睛扫过朝堂,最后落在了三皇子的头上
“楚潇,荆州水患一事,你且先去处理。”
又对工部尚书说道:
“徐爱卿,你在工部挑两个人跟随三皇子前去处理水患一事。”
“臣领命。”工部尚书也在刚才恳求景文帝立三皇子为储的队伍里,此时还在跪着并未起身,有些摸不清头脑的拱手回应着景文帝。
三皇子也有些诧异,都到这个时候了,父皇为何还把太子之位捏死在姬宸琰身上,他当真那么中意皇兄吗,自己到底哪里比不上那个打小就要死不活的病秧子。
此刻,他也无法忤逆,只能下来后找母妃后外祖商量。
没想到荆州水患一案还是落到了自己头上,也罢,待此去解决了水患再借此赢得民心,全胜而归后看父皇对他还有什么不满,为今之计,只能暂时先应承下来。
“是,父皇,儿臣此去定不辱命。”
五皇子对此不置可否,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着朝臣拥护自己为太子一事也一脸风轻云淡,好似全不在乎。可心中真实所想,谁都不知道。
还在跪着的官员看着皇上对于他们的恳求完全忽视,且还直接将三皇子安排了事务,都有些茫然,还准备再战三百回合,不然如此局面怎么向他们各自忠于的主子交代。
不料德忠公公的公鸭嗓声音已经传来“退朝~~~”
景文帝轻甩龙袍已然只剩离去的背影。
独留下温清远,户部尚书江成天等人咬牙切齿,今日之举不仅没能直接将三皇子推上太子之位,反而将三皇子麾下的官员都暴露无遗,实在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失算,完全失算了,也不知皇上到底是何意,江成天只能在心中暗自认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