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去读读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墓影博士:千年诡秘追缉令张道陵王小明全文免费

墓影博士:千年诡秘追缉令张道陵王小明全文免费

下页红楼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老钱又检查了一遍展柜,确认没有异常后离开了金库。等脚步声完全消失,张道陵才松了口气。他掏出手机,给王胖子发了条信息:“帮我查查保安老钱的底细。”继续翻看档案,张道陵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在火灾发生前一天,那位死去的李教授曾经给文物局打过电话,说要举报一件重要文物的下落。但第二天,他就死在了火灾中。更奇怪的是,火灾现场除了李教授的尸体,还发现了一具无名尸体。警方一直没有查出那个人的身份。张道陵正要拍下档案,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响动。声音是从通风管道传来的,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爬行。他立刻关掉手电,贴着墙根慢慢移动。通风管道在天花板的角落,从那里可以直接通到屋顶。如果他没记错,那个管道刚好经过阿黎的房间。响动越来越近,张道陵能清楚听到金属摩擦...

主角:张道陵王小明   更新:2025-01-22 15: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道陵王小明的其他类型小说《墓影博士:千年诡秘追缉令张道陵王小明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下页红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老钱又检查了一遍展柜,确认没有异常后离开了金库。等脚步声完全消失,张道陵才松了口气。他掏出手机,给王胖子发了条信息:“帮我查查保安老钱的底细。”继续翻看档案,张道陵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在火灾发生前一天,那位死去的李教授曾经给文物局打过电话,说要举报一件重要文物的下落。但第二天,他就死在了火灾中。更奇怪的是,火灾现场除了李教授的尸体,还发现了一具无名尸体。警方一直没有查出那个人的身份。张道陵正要拍下档案,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响动。声音是从通风管道传来的,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爬行。他立刻关掉手电,贴着墙根慢慢移动。通风管道在天花板的角落,从那里可以直接通到屋顶。如果他没记错,那个管道刚好经过阿黎的房间。响动越来越近,张道陵能清楚听到金属摩擦...

《墓影博士:千年诡秘追缉令张道陵王小明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老钱又检查了一遍展柜,确认没有异常后离开了金库。

等脚步声完全消失,张道陵才松了口气。他掏出手机,给王胖子发了条信息:“帮我查查保安老钱的底细。”

继续翻看档案,张道陵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在火灾发生前一天,那位死去的李教授曾经给文物局打过电话,说要举报一件重要文物的下落。

但第二天,他就死在了火灾中。

更奇怪的是,火灾现场除了李教授的尸体,还发现了一具无名尸体。

警方一直没有查出那个人的身份。

张道陵正要拍下档案,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响动。

声音是从通风管道传来的,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爬行。

他立刻关掉手电,贴着墙根慢慢移动。通风管道在天花板的角落,从那里可以直接通到屋顶。

如果他没记错,那个管道刚好经过阿黎的房间。

响动越来越近,张道陵能清楚听到金属摩擦的声音。

他摸出一个微型窃听器,轻轻贴在管道上。

“唰”的一声,通风口的栅栏被打开了。一个黑影从管道里探出头来,动作轻盈得像只猫。

张道陵认出那是技术部的小杨,一个刚来不久的年轻人,据说是机械专业的高材生。

小杨从管道里爬出来,轻手轻脚地走到展柜前。

他没有碰青铜面具,而是在展柜底部摸索着什么。

很快,他找到了一个隐藏的按钮。

“咔嗒”一声,展柜的底板打开了。小杨从里面取出一个黑色的布包,迅速打开查看。

借着微弱的光线,张道陵看到包里装着一块青铜片,上面的花纹和他手上那块一模一样。

小杨拿出手机,给青铜片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一模一样的青铜片,放进展柜的暗格里。

“替换文物?”张道陵在心里冷笑,“看来这小子也不简单。”

就在小杨准备离开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警报声。

他慌了一下,手中的青铜片差点掉在地上。张道陵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接住了青铜片。

“张...张博士?”小杨吓得脸色发白,“您怎么在这里?”

“我倒要问问你,深更半夜的在这里干什么?”

张道陵把玩着手中的青铜片,语气平淡地说。

“我...我是奉命来检查展柜的。”小杨结结巴巴地说。

“奉谁的命?”张道陵步步逼近,“阿黎?还是那个叫段勇的文物贩子?”

小杨的瞳孔猛地收缩:“您都知道了?”

“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多得多。”张道陵笑了笑,“现在,告诉我阿黎的真实身份,我可以当什么都没发生。”

“我...我不能说。”小杨咬着牙说。

“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张道陵掏出手机,“我这里有你调包文物的视频证据,要是交给警察...”

“等等!”小杨急忙说,“我可以告诉您一些事,但您得答应保护我的安全。”

“说吧。”

“阿黎是...”小杨刚要开口,金库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了。

金库的大门被推开,阿黎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她穿着一身黑色运动服,头发随意地扎成马尾,手里拿着一个微型手电筒。

“真热闹啊。”阿黎靠在门框上,嘴角挂着玩味的笑容,“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会来呢。”

小杨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两步,撞在展柜上发出“咚”的一声。

“别紧张。”张道陵把玩着手中的青铜片,“既然都来了,不如坐下来好好聊聊。”


张道陵快步走在墓道里,头灯的光束在潮湿的墙壁上晃动。

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里回荡,节奏均匀而从容。

转过第一个拐角,他停下脚步,摘下眼镜擦了擦。

镜片上沾满了灰尘,这副金丝眼镜是他最喜欢的伪装道具之一。

擦拭时,他的目光落在墙上那个不起眼的凹痕上,嘴角微微上扬。

这个凹痕是他昨晚做的记号,就在这里,他发现了李教授的玉佩散发出异样的光芒。

那块玉佩一直挂在李教授的脖子上,据说是他年轻时在一座商墓里发现的。

张道陵继续往前走,脑海中回想着玉佩的样子。

那是一块青白色的玉,边缘有些磨损,正面刻着几个奇特的符号,背面则布满了细密的纹路。

这些纹路在普通人眼里或许只是装饰,但张道陵知道,那是一种失传已久的商代密文。

“轰隆”,身后传来一声闷响,应该是又有石块掉落了。

张道陵加快脚步,他要在那些被困人员缺氧前把戏演完。

墓道口出现在眼前,阳光从入口处斜射进来。

张道陵眯起眼睛,看见钱虎正站在外面抽烟。

“老钱。”他低声喊道。

钱虎立刻扔掉烟头,大步走过来:“博士,都按计划进行了?”

“完美。”张道陵拍拍他的肩膀,“现在立刻打电话报警,就说考古队在墓道里遇到坍塌。

记住,语气要着急。”

钱虎点点头,掏出手机拨号。张道陵则快步走向停在不远处的考古队面包车,从后备箱里拿出一个黑色背包。

“喂,是警察吗?快来救人啊!我们是在西山考古遗址,墓道突然塌方了,有人被困在里面...对,就是李教授带队的那个考古队!”

钱虎的声音充满焦急。

张道陵打开背包,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盒子里躺着一块和李教授那块一模一样的玉佩,这是他花重金请人仿制的。

他把玉佩挂在脖子上,又把木盒放回背包。

“报警了。”钱虎收起手机,“他们说马上派人来。”

“通知医院了吗?”

“通知了,救护车已经在路上。”

张道陵满意地点点头:“你去路口接应,记得要表现得很着急的样子。”

钱虎转身离开,张道陵则从背包里拿出一瓶矿泉水,把自己的衣服和头发弄湿,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刚经历了一场营救。

十分钟后,警笛声由远及近。两辆警车和一辆救护车停在墓道入口,警察和医护人员快速下车。

“谁报的警?”一个身材魁梧的警察问道。

“我报的。”钱虎跑过去,“快救人吧,李教授他们被困在里面快两个小时了!”

“具体情况怎么样?”警察掏出记事本。

这时,张道陵从墓道里跑出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快进去救人!

我刚才又去看了,情况不太好,空气可能不够了!”

“这位是?”警察问。

“我是考古队的张道陵博士。”张道陵喘着气说,“墓道突然发生坍塌,李教授和另外两个队员被困在里面。

其他人都在第一段墓道,但是我担心再发生坍塌。”

警察立刻对着对讲机下令:“呼叫救援队,带上破拆工具和供氧设备!”

很快,一辆消防车呼啸而至。六个消防员背着装备跳下车,领队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虎背熊腰,脸上有道疤。

“我是救援队长郑虎。”他简短地自我介绍,“带路。”

张道陵在前面引路,一边走一边详细说明情况:“第一段墓道大约二十米,拐角处有一处坍塌。

被困人员在第二段墓道,离坍塌点大约五米。”

“明白了。”郑虎点点头,“兄弟们,准备破拆!”

救援队开始工作,张道陵则站在一旁“焦急”地来回踱步。

他不时看表,计算着时间。李教授身上的玉佩,现在应该已经被坍塌时的冲击震落了。

半小时后,第一块大石头被移开。张道陵立刻凑上去:“李教授!

能听到吗?”

“能听到!”李教授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我们没事!”

“坚持住,马上就能救出来了!”张道陵冲着石缝喊道。

救援继续进行,石块一块块被搬开。张道陵的目光在地上扫视,终于,他看见了那块玉佩,就躺在一堆碎石中间。

“让我来帮忙。”他主动走上前,弯腰搬石头。

趁着弯腰的动作,他迅速把玉佩踢到自己脚边。

“小心点。”郑虎提醒道,“这些石头很不稳定。”

张道陵点点头,又弯腰搬了几块石头。每动一下,他都会把玉佩往自己这边拨一点。

终于,玉佩被他踢到了墙角的阴影处。

“快看,有个缺口了!”有人喊道。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缺口上,张道陵抓住机会,迅速捡起玉佩,塞进特制的鞋跟暗格里。

“李教授!您还好吗?”张道陵探头往缺口里看。

“我没事,就是擦破了点皮。”李教授的声音传来,“小王和小李也都没事。”

救援队继续扩大缺口,张道陵则转身去找医护人员:“麻烦准备一下,里面有人受伤。”

一个戴着口罩的女医生点点头,打开医药箱。

她个子不高,动作麻利,胸牌上写着“刘雨”两个字。

“轰”的一声,最后一块大石头被移开。李教授和另外两个队员终于获救,他们灰头土脸地爬出来,衣服上全是灰尘。

“快,让我看看。”刘雨医生立刻上前检查。

张道陵也跟着凑过去:“李教授,您的膝盖流血了。”

“没什么大事。”李教授摆摆手,突然一愣,“咦,我的玉佩呢?”

张道陵心中暗笑,表面上却很着急:“是不是掉在里面了?

我这就进去找。”

“别去了,太危险。”李教授叹了口气,“那块玉佩跟了我三十年了...”

“等等。”张道陵装作突然想起什么,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李教授,您说的是不是这个?”

他取下脖子上的赝品玉佩:“刚才救人的时候,我看见它掉在地上,就顺手捡起来了。”

李教授接过玉佩,仔细端详:“真是它!谢谢你,小张。”

“应该的。”张道陵笑道,“这可是重要文物,我当然得保管好。”

这时,周明带着其他队员也从墓道里出来了。

他们看起来都有些狼狈,但没有受伤。

“张博士!”王小明兴奋地喊道,“多亏了您及时报警!”

张道陵摆摆手:“大家平安就好。对了,周明,你的摄像机还好吧?”

周明点点头:“都保护好了,刚才的画面我都拍下来了。”

“很好。”张道陵说,“这些影像资料很重要,一会儿我亲自保管。”

刘雨医生处理完李教授的伤口,转身去查看其他人的情况。

张道陵则开始组织人员清点装备。

“钱虎。”他低声喊道,“你去通知考古所,就说今天的发掘暂停。”

钱虎答应一声,转身离开。张道陵看着他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计划完成得很完美,现在只需要等着夜深人静,再好好研究那块真品玉佩。

“张博士。”周明走过来,“这些视频资料...”

“交给我吧。”张道陵接过摄像机,“我要仔细研究一下坍塌的原因,免得以后再出事。”

周明点点头离开了。张道陵把摄像机放进包里,顺便检查了一下鞋跟里的玉佩,确认它安稳地待在那个隐秘的空间里。

“各位。”他转身对着大家说,“今天的事故虽然惊险,但也给了我们一个教训。

古墓发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来,不能有丝毫马虎。”

李教授也跟着说:“小张说得对。这次是有惊无险,下次可就不一定了。”

众人纷纷点头。张道陵看了看表:“现在已经中午了,大家先回去休息,明天我们再商量后续的发掘计划。”

队员们三三两两地离开,张道陵主动承担起送李教授去医院复查的任务。

“李教授,您先上车。”他拉开车门,“我送您去市中心医院。”

李教授坐进副驾驶,还在摸着那块赝品玉佩。

张道陵看在眼里,心中暗笑。那块赝品做得太逼真了,连李教授这样的专家都看不出破绽。

“小张啊。”李教授突然说,“这块玉佩的来历,我还从没跟人说过。”

张道陵心中一动:“哦?是什么来历?”

“三十年前,我在一座商墓里发现它的时候,就觉得不一般。”

李教授说,“你看这些纹路,不是普通的装饰。”

“是密文吗?”张道陵假装好奇地问。

李教授摇摇头:“具体是什么,我到现在也没研究明白。

不过...”

“不过什么?”

“有几次,我总觉得它在夜里会发光。”李教授叹了口气,“可能是我年纪大了,眼花了。”

张道陵笑而不语。他当然知道那块玉佩会发光,而且那种诡异的光芒,正是他最感兴趣的地方。

车子在医院门口停下,张道陵扶着李教授下车:“您先去检查,我去停车。”

等李教授的身影消失在医院大门口,他立刻摸了摸鞋跟。

真品玉佩就在里面,已经等不及今晚好好研究了。


“不是我。”张道陵说,“但来得正好。”

会议室里挤满了记者。张道陵站在讲台上,推了推金丝眼镜:“各位记者朋友,关于今天的发现,我们博物馆准备了简报。”

“张博士,听说发现了商代王室的文物?”一个戴眼镜的女记者问。

张道陵心里一动。这个问题来得蹊跷,普通记者不会知道这些内情。

他扫了眼提问的女记者,记住了她胸前的记者证:林小雨,文化周刊。

“这批文物主要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张道陵说,“具体年代还需要进一步鉴定。”

“那具尸体是怎么回事?”另一个记者问。

“这个问题请等警方调查结果。”张道陵微笑着说,“下面我重点介绍几件特别的文物...”

他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幻灯片,开始讲解那些价值较低的青铜器。

真正重要的东西,他一个字都没提。

一个小时后,记者们终于散去。张道陵松了口气,正要回储藏室,林小雨突然拦住他。

“张博士,能单独采访您吗?”她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我的采访提纲。”

张道陵接过信封,里面是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块玉佩,和他随身携带的那枚一模一样。

“这个采访,我很感兴趣。”张道陵收起照片,“不过不是现在。

晚上八点,锦江酒店2088房间。”

林小雨点点头离开。张道陵看着她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回到储藏室,白三娘正在和一个中年人说话。

那人穿着考古队的工作服,戴着老式眼镜,看起来五十多岁。

“张博士,来得正好。”白三娘说,“这位是文物鉴定中心的孙主任,专程来看这批青铜器的。”

张道陵和孙主任握手。对方的手掌干燥粗糙,是常年摆弄文物留下的痕迹。

“孙主任觉得这些青铜器有问题。”白三娘说。

“哦?”张道陵故作惊讶,“什么问题?”

“铸造工艺。”孙主任推了推眼镜,“这些青铜器表面的纹路太新,不像是地下埋藏了几千年的。”

“可能是保存条件好。”张道陵说,“我们发掘的那个区域,土质特殊。”

“是吗?”孙主任拿起一个青铜爵,“那这个裂纹呢?

明显是人为造成的。”

张道陵心里暗骂。这个孙主任有两下子,一眼就看出了破绽。

这批青铜器确实有几件是他找人仿制的,目的是掩护真正的重要文物。

“这个问题我们也注意到了。”阿黎突然说,“可能是盗墓贼的杰作。

那片区域以前就遭过盗掘。”

孙主任点点头:“有道理。不过还是要送去检测中心仔细鉴定。”

“当然。”张道陵说,“我这就安排人准备移交手续。”

“不用这么麻烦。”白三娘说,“我带来的车就可以运走。”

张道陵看了眼工作台。那个青铜盒还在上面。

他必须想办法留下它。

“白局长。”他说,“按照规定,重要文物移交需要专业运输车辆。

而且...”

话没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接着是此起彼伏的尖叫声。

“怎么回事?”白三娘皱眉。

“我去看看。”张道陵快步走出储藏室。

展厅里一片混乱。一个巨大的展柜倒在地上,玻璃碎了一地。

几个保安正手忙脚乱地疏散参观者。

“谁干的?”张道陵问。

“不知道。”一个保安说,“展柜突然就倒了,好像是支架断了。”

张道陵走近查看。展柜的金属支架确实断了,断口整齐,明显是被人事先切割过。

白三娘也赶了过来:“这么大的展柜,怎么会无缘无故倒下?”


清晨五点,张道陵睁开眼睛。窗外天色还暗,但他已经完全清醒。

昨晚只睡了两个小时,但对他来说足够了。

他站在镜子前整理着装,深灰色的衬衫,黑色休闲裤,脚上是一双特制的登山鞋。

鞋跟被他掏空,做成了隐秘的储物格。

“咚咚”,敲门声响起。

“请进。”

门开了,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走进来。这是考古队的安保组长钱虎,脸上有一道刀疤,眼神凌厉。

他是老马安排进来的自己人。

“张博士,李教授让我通知您,七点准时在食堂集合。”

钱虎说着,压低声音,“那两个可疑的人昨晚又出现了。”

“在哪?”

“在后山的树林里,我派人跟了一段,但他们很快就不见了。”

张道陵点点头:“盯紧点,别让他们靠近考古队。”

“明白。”钱虎转身离开。

张道陵打开背包,检查装备。昨晚调试好的信号干扰器就藏在最底层,上面盖着几本考古笔记。

他特意在笔记上做了标记,看起来像是常用的样子。

六点半,张道陵走进食堂。几个年轻的考古队员已经在吃早餐,看见他进来,纷纷打招呼。

“张博士早!”

“早上好。”张道陵微笑着点头。

他端着餐盘坐到角落里,这个位置可以看清食堂里的每个人。

很快,一个戴着眼镜的瘦高个走了过来。

“张博士,我是李教授的助手,我叫周明。”瘦高个自我介绍道,“李教授让我问问,您要不要先看看墓道的测绘图?”

张道陵抬头看了看这个助手。周明二十七八岁的样子,脸色苍白,一看就是常年泡在实验室里的人。

“不用了,等会直接进去看吧。”张道陵说,“对了,你负责记录是吧?”

“是的。”周明推了推眼镜,“我准备了三台摄像机。”

“很好,一会你就跟在我身后拍摄。”张道陵说,“要把每个细节都记录下来。”

周明点点头,转身离开。张道陵看着他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这个助手倒是个认真的人,正好可以利用他来记录整个过程。

七点整,考古队在食堂集合。李教授站在前面训话,他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学者,说话慢条斯理。

“这次发掘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按照规程来。”

李教授说着,看向张道陵,“张博士,你来说说注意事项。”

张道陵站起来,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二十多人:“第一,进入墓道后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第二,所有人必须戴好安全帽,打开头灯。第三,发现文物要立即报告,不要擅自触碰。”

他说完,看见王小明举手:“张博士,我可以拍照吗?”

“可以,但不要用闪光灯。”张道陵说,“周明会负责全程录像。”

八点,考古队来到墓道入口。天已经完全亮了,阳光照在古墓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张道陵站在队伍最前面,打开头灯。身后的队员们也一个个打开头灯,像一串萤火虫。

“跟紧我,注意脚下。”他说着,率先走进墓道。

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墙上的青苔散发着霉味。

张道陵的目光在墙上扫过,看见了昨晚留下的荧光标记,嘴角微微上扬。

“张博士,你看这里!”突然,王小明指着墙上叫道。

张道陵转身,看见一幅残破的壁画。壁画上画着几个人物,正在进行某种仪式。

“这是商代的祭祀场景。”他说,“大家可以过来看看,但要保持距离。”

队员们纷纷围过来,张道陵趁机观察每个人的位置。

李教授站在最前面,正好在第一个机关的触发点上。

“李教授,您往右边站一点,这个角度能看得更清楚。”

张道陵说着,不动声色地把李教授引到预定位置。

“这壁画保存得真好。”李教授凑近了看,“你们看这些人物的服饰,典型的商代特征。”

张道陵装作认真观察的样子,实际上余光一直盯着地面。

第一个机关就在李教授脚下三十厘米的地方,只要他再往前一步...

“咦,这里好像有字。”李教授突然说,身体微微前倾。

就是现在!张道陵眼睛一亮,但表面上依然平静:“在哪里?

让我看看。”

“轰隆”一声,地面突然震动。李教授脚下的石板陷了下去,紧接着墙壁发出咔咔的响声。

“小心!”张道陵大喊一声,一把拉住身边的周明,向后退了两步。

几块石头从头顶掉落,扬起一片灰尘。队员们惊慌失措,有人尖叫着往外跑。

“别乱动!”张道陵沉声喝道,“都站在原地!”

他打量四周,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机关启动得很完美,第一段墓道已经被封死了。

“张博士,怎么办?”王小明声音发抖,“我们被困住了!”

“别慌。”张道陵说,“大家先检查一下有没有受伤。”

李教授摔倒在地上,膝盖擦破了皮。周明赶紧扶他起来,其他人也都在查看伤势。

张道陵拿出对讲机,按下通话键:“钱虎,听到请回答。”

对讲机里传来沙沙的杂音。他又试了几次,依然没有回应。

信号干扰器起作用了,现在他们完全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信号被切断了。”他对众人说,“可能是墓道里的磁场干扰。”

“那我们怎么办?”有人问。

张道陵环视一圈,说:“现在只能往前走,这种古墓一般都有第二个出口。”

“可是...会不会有危险?”王小明小声问。

“放心,有我在。”张道陵拍拍他的肩膀,“我对这种墓道很熟悉。”

队伍继续前进,张道陵走在最前面。他看着墙上的荧光标记,准确地避开每一个机关。

其他人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

“张博士真厉害。”有人小声说,“这么黑都能找到路。”

张道陵没有回答,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第二段通道的转弯处就要到了,那里有最关键的机关。

“等一下。”他突然停下脚步,“前面有些不对劲。”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张道陵蹲下身,假装检查地面。

实际上,他在确认机关的位置。

“李教授,您过来看看。”他招呼道,“这里有个奇怪的纹路。”

李教授走过来,正好踩在机关的触发点上。张道陵站起身,往后退了一步。

“轰隆隆”,整个墓道再次震动。这次比刚才更剧烈,墙壁上的石块纷纷掉落。

“快跑!”张道陵大喊,同时拉住周明和王小明,向后退去。

一块巨大的石板从天花板落下,正好砸在李教授刚才站的位置。

烟尘弥漫中,传来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都别动!”张道陵打开强光手电,照向四周,“报数!

看看少了谁!”

“一!”

“二!”

“三!”

...

数到最后,发现李教授和另外两个队员被困在了石板后面。

“李教授!你们没事吧?”张道陵对着石壁喊道。

“我们没事!”李教授的声音从那边传来,“但是被堵住了!”

张道陵转身对其他人说:“大家不要慌,我这就联系救援队。”

他拿出对讲机,装模作样地按了几下:“该死,还是没信号。”

“张博士,现在怎么办?”周明问。

“你们在这等着,我出去找人来救援。”张道陵说,“记住,都不要乱动。”

他转身往来时的方向走去,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计划完美执行,现在就等着“救援”了。


张道陵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看了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已经是早上六点。

他将玉佩放在桌上,起身拉开窗帘。晨光透过玻璃洒进房间,给玉佩镀上一层金边。

“叮咚”,手机响起微信提示音。是考古队的工作群,李教授发来通知:上午九点,招待所会议室开会。

张道陵打开行李箱,取出一套深蓝色西装和白衬衫。

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套行头,每次出席重要场合必穿。

他要在会上提出自己的“安全方案”,这套衣服最能衬托他专业、稳重的形象。

洗漱完毕,张道陵走进招待所一楼的餐厅。餐厅里已经坐了几个人,都是考古队的成员。

“张博士早!”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站起来打招呼。

这是考古队里的实习生王小明,刚从考古系毕业,对张道陵崇拜得紧。

“小王早。”张道陵点点头,走到窗边的位置坐下。

服务员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张道陵正要动筷子,王小明就端着餐盘凑了过来。

“张博士,我能坐这儿吗?”王小明推了推眼镜,露出期待的眼神。

“当然可以。”张道陵微笑道。这个实习生虽然有点烦人,但对他的计划很有用。

“张博士,我昨天看了您发表的那篇论文,写得太精彩了!”

王小明一边吃一边说,“特别是关于商代墓葬结构的分析,我看了三遍。”

张道陵喝了口面汤:“那篇文章还有很多不足,你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您说得都对!”王小明连连点头,“您提出的多重机关说太有见地了,我还做了笔记呢。”

张道陵看着王小明激动的样子,心里暗笑。这篇论文是他故意发表的,里面有不少误导性的内容,就等着考古队上钩。

八点五十分,张道陵提前来到会议室。这是招待所二楼最大的房间,摆着一张长方形会议桌,墙上挂着投影幕布。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将准备好的三维模型调出来。

这个模型是他根据昨晚的实地勘察制作的,当然,那些危险的机关都被他标注成了“安全通道”。

陆续有人进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走进来,正是考古队的领队李教授。

他今年六十出头,在考古界颇有名气,为人谨慎认真。

“张博士来得真早。”李教授笑着说,“听说你准备了详细的勘察方案?”

“是的,李教授。”张道陵站起身,“我做了一个三维模型,可以帮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墓道结构。”

这时,一个身材瘦高的中年人走了进来。张道陵认出这是考古队的副队长孙明,昨天刚从省里赶来。

孙明不苟言笑,总是板着脸,队员们私下都叫他“孙铁面”。

九点整,会议正式开始。李教授简单介绍了这座古墓的重要性,然后请张道陵介绍勘察方案。

张道陵站在投影幕布前,推了推金丝眼镜:“根据初步勘察,这座古墓的结构非常特别。”

他点击鼠标,三维模型在幕布上展开。

“大家请看,墓道呈丫字形分布,左右两条通道通向不同的墓室。”

张道陵用激光笔指着模型,“根据墙体结构和砖块纹路判断,右侧通道年代较早,应该是主墓道。”

“张博士,您是说我们应该从右边进入?”王小明举手提问,同时快速在本子上记录。

“没错。”张道陵点点头,“右侧通道的地面较为平整,墙体也更加稳固,是最安全的路线。”

孙明皱着眉头:“我看左边的通道更宽敞,为什么不走左边?”

张道陵早料到会有人提出质疑。他打开另一张图片:“这是左侧通道的墙体截面图。

大家看这里,”他指着一处裂痕,“墙体有明显的风化痕迹,随时可能坍塌。”

“张博士说得有道理。”李教授点点头,“安全第一,我们就按右侧通道进入。”

张道陵在心里冷笑。左边那条通道确实更宽敞,因为那里根本没有机关。

而他推荐的右侧通道,可是布满了致命陷阱。

“张博士,您能详细说说右侧通道的具体情况吗?”

王小明举手发问,眼睛里闪着崇拜的光芒。

“当然。”张道陵点开下一张幻灯片,“这是右侧通道的三维剖面图。

通道全长约三十米,分为三段。第一段较为平直,第二段有个小转弯,第三段略微向下倾斜。”

他用激光笔指着图上的几个标记点:“这些红点是我建议设置支撑架的位置。

虽然右侧通道比较安全,但也要做好防护措施。”

“张博士考虑得真周到。”李教授赞许地点头,“小王,你去准备支撑架。”

“好的!”王小明飞快地记下支撑架的数量和位置。

这时,一个穿着白色衬衫的中年人推门进来。

张道陵认出这是省文物局的陈处长,昨天在电话里通过话。

“抱歉来晚了。”陈处长笑着说,“路上堵车。

张博士,听说你做了详细规划?”

“是的,陈处长。我正在介绍进入路线。”张道陵微笑着说,“您来得正好,我们刚讨论到关键部分。”

陈处长在李教授旁边坐下,掏出笔记本认真听讲。

张道陵继续展示他精心准备的方案,时不时用一些专业术语,显示自己的学术功底。

“在第二段转弯处,我们要特别注意。”张道陵指着模型上的一个拐角,“这里的地面有轻微下陷,建议铺设木板加固。”

实际上,这个转弯处正藏着一个机关。只要触发机关,整个通道都会被封死。

张道陵已经计算好了,等考古队进入后,他就能控制这个机关,让所有人都被困在里面。

“张博士,您觉得我们需要准备什么设备?”孙明问道,语气依然冷淡。

“除了常规的考古工具外,”张道陵打开设备清单,“我建议每人配备头灯、对讲机和安全绳。

另外,要准备便携式探测仪和摄像设备。”

王小明举手:“张博士,我可以负责摄像工作吗?”

“可以,不过你要跟在队伍中间。”张道陵说,“前面由经验丰富的队员带路。”

这个安排正中张道陵下怀。他要让那些经验丰富的队员走在前面,这样一旦触发机关,他们就会第一个遭殃。

“时间安排呢?”李教授问道。

“明天上午先做最后的安全检查,下午两点正式进入。”

张道陵说,“这个时间段光线最好,也不会太热。”

陈处长点点头:“安排得很合理。张博士,省里对这次发掘很重视,一定要确保安全。”

“请陈处长放心。”张道陵推了推眼镜,“我会全程跟进,确保万无一失。”

会议结束后,王小明追着张道陵问东问西。张道陵耐着性子回答,心里已经在盘算明天的行动细节。

“张博士,我晚上可以去您房间请教吗?”王小明满怀期待地问。

“今晚恐怕不行。”张道陵歉意地说,“我要准备明天的资料,你有问题可以在微信上问我。”

送走王小明,张道陵回到房间。他打开电脑,仔细检查每一个机关的位置和触发点。

这些机关都是商代能工巧匠的杰作,只要稍有不慎就会毙命。

“叮咚”,手机又响了。是老马发来的信息:“博士,那两个保安今晚还值班,要不要再给点好处?”

张道陵回复:“不用了,明天就能得手。你现在去买些绳索和工具,晚上送到我房间。”

“明白。”老马很快回复,“对了,博士,我查到阿黎最近在省城活动,要不要留意她?”

张道陵眯起眼睛。阿黎,这个神秘的女人总是若即若离,每次出现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变数。

不过现在不是考虑她的时候,先把眼前的事办好。

“暂时不用管她。”张道陵回复完,关掉手机。

他从背包里拿出那块玉佩,在灯光下仔细端详。

玉佩上的图案和符号渐渐清晰,这些都是通向最终秘密的钥匙。

明天,就让这些考古队员先下去探路吧。

张道陵走到窗前,看着远处的山峦。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际。

明天这个时候,那些考古队员就会为他做嫁衣了。

想到这里,他的嘴角又露出那抹标志性的冷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