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农家媳妇:富贵临门》,主角分别是李青青王志,作者“冷香忆”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女军医重生成为古代农家军嫂,容貌美丽,秀外慧中,厨艺高超,救死扶伤医术高明。夫君高大英俊,勤奋英勇。夫妻同甘共苦,红红火火日子过起来。男主出身贫寒,英俊聪明,心志坚定,步步生莲,军中英雄,对女主钟爱一生。...
主角:李青青王志 更新:2024-01-16 05:35: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青青王志的现代都市小说《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由网络作家“冷香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农家媳妇:富贵临门》,主角分别是李青青王志,作者“冷香忆”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女军医重生成为古代农家军嫂,容貌美丽,秀外慧中,厨艺高超,救死扶伤医术高明。夫君高大英俊,勤奋英勇。夫妻同甘共苦,红红火火日子过起来。男主出身贫寒,英俊聪明,心志坚定,步步生莲,军中英雄,对女主钟爱一生。...
次日早晨,卯时三刻(大概六点四十五),李青青起床时,除了三个小孩子外,其余的人都起床了。她竟然比王桔都起来的晚。
王老汉已经把茅房的粪水挑出来兑了清水,浇了山坡上一片南瓜地。
刘氏已经去菜地摘了黄瓜、莴笋等青菜并清洗干净。
王志用扁担水桶去村口挑井水,来回十几趟,把家里的两口很大的瓷缸全部挑满。
张氏把鸡放出来,又扫了家里及院子的地。
王亮煮饭,王桔烧火,已经焖了一大锅白米饭,打开锅盖盛出来放凉。这可不是早饭吃的,而是用来做青菜饭团的米饭。
以前李青青在娘家时,李家人也是这么勤劳,但是仍然穷的叮咚响。
古往今来,农民若没有好的点子,只靠着地里的农作物可赚不到钱。
李青青迅速的把尿桶的水倒到后面的菜地洗干净,然后洗漱完毕,来到厨房,听到弟弟、妹妹向她打招呼声,微笑道:“我教你们做青菜饭团。”
“好。”王桔羡慕李青青的厨艺。同样的食材,刘氏、张氏做出来只是熟了,远不如李青青做的。不过,王桔最羡慕的是李青青的医术,这可是能救人命的大本事。
“谢谢三嫂。三嫂最好了。”王亮的嘴巴很甜。
李青青把黄瓜、莴笋切成丁,莴笋用开水烫了一下,黄瓜、莴笋丁放少许盐,撒在米饭里搅拌,然后揉搓成一个个圆圆的大小一样的青菜饭团。
雪白的大米饭,青绿色的黄瓜丁、莴笋丁,散发淡淡的米饭香、青菜清香,这就是简单低脂的青菜饭团。
王亮搓了一个,没搓紧,不好看。王桔也搓得不好,不敢再搓,怕浪费米饭青菜。看来青菜饭团也是需要技巧。两人望向李青青的目光更加尊敬。
不到半个时辰,二百多个青菜饭团做好,用底部铺有深绿色棕叶的背篓装好。
王志背上背篓与王亮这就出发去县城售卖。
王志是成年人,但是性格内向憨厚,卖东西有点放不开。王亮虽未成年,性格外向放得开,脑子灵活。兄弟俩正好互补。
这时,又一锅米饭蒸好了,李青青等米饭凉了些,又做了二百多个青菜饭团,“爹、娘,你们先吃几个饭团,再去县城。对了,让大哥、弟弟也吃饭团。别饿坏了。”
自家就是卖青菜饭团,这青菜饭团又不是很贵的吃食,没道理自家人不能吃。
“老头子,快吃,吃完了走人。”刘氏边催促,边往嘴里塞饭团。
“青青,你也吃饭团,别饿着。”王老头刚才想了又想,到底没说青菜饭团怎么分利润。
他想把青菜饭团的利润多分给李青青一些,但是家里他不管钱,所有的钱都是刘氏管着。
大唐国男尊女卑。王村大多数人家是男人管钱,女人想用钱就向男人要。
王家却是相反。
原因说来话长。当年,王老头的六位亲人相继去世,被人传成天杀星,会克死一切活人。别说是娶媳妇,就连交个朋友都困难。
后来刘氏派媒婆跟王老头传话,要是婚后让她管钱就嫁了。
当时,王老头给亲人看病、安丧,把银钱都用光了还卖了两亩地,除了三排房子几亩地,一个铜钱也没有,二话没说就同意。
这般两人成亲。婚后刘氏管钱。
刘氏对儿女一视同仁,也不重男轻女,更不会嫌弃和前夫生的有残疾的王志。
同母异父跟同父异母是有区别的。王志兄弟姐妹五个就被刘氏教育的重感情,团结友爱。
王老头自是愿意儿女关系融洽,只是王志夫妻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张氏这一胎怕又会生女儿,村里人跟王老头提议让他把王志一家五口分出去单过,别让王志一家五口拖后腿。
王老头是琢磨过此事。他的亲生长子王浩为了这个家去当兵,远离家乡吃苦,还有很大的凶险,亲生儿媳妇李青青为了这个家弄出咸蛋赚钱。
唉,他希望李青青手里能多点钱,这样以后等王浩回来,不用再费心力去赚钱。
王老头给继儿子王志娶妻生女、给继女王月嫁妆嫁出去,已经做的很好。现在他想为亲生儿女着想是人之常情。
官道边,刘氏朝着背着竹篓的王老头高声道:“老头子,你想什么呢,我跟你说话,你都不应!”
王老头两道浓眉一挑,道:“青菜饭团赚了钱多分给青青一些。”
刘氏在家里时也跟着学做青菜饭团,做的比王亮、王桔还做的丑,心里是佩服三儿媳厨艺高,这么好的点子在娘家没有用,竟是便宜了婆家也是她们王家,就冲这点得奖励。笑道:“那是当然,你不说我也会这么做。”
王老头还怕刘氏不同意呢,没想到刘氏也是这么打算。老头认为刘氏喜欢李青青,偏向王浩,那就是对他生的儿子好,对他比前夫爱意多。不由得哼上当地的小曲。
刘氏不知道王老头高兴哼小曲是因为多情脑补了那么多,道:“难得天公作美,今天又是大晴天。希望我们家的青菜饭团全部卖光。”
老夫妻来到和县城门时,在官道两旁的长长的集市走了一圈,竟然没看到王志兄弟,就以为他们跑到昌镇去卖青菜饭团。
眼下是上午,正是集市最热闹的时候,附近村子的村民把家里的东西拿到这里卖给县城的居民。
当地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正值秋季,鸡、鸭、鱼、肉、蛋、青菜、野兔、鹅都有,还有人卖驴肉。
卖辣椒的人最多,今天的价钱比昨天还略低些。
王老头想到家里的辣椒,贱卖了太亏,不卖自家吃又太多,要是给李青青做剁辣椒……
“香喷喷好吃的青菜饭团,不用生火不用下厨,直接当饭菜吃,一个只需两个铜钱,买五个送一个,快来买。”刘氏不怕被人笑,大声喊起李青青教的话,招呼进出的路人。
昨天卖咸蛋,她就是这么喊的。可比王老头能放开多了。
旁边卖鸡蛋的皮肤黑黑的村民刚来一会儿,望着老夫妻竹篓里的青菜饭团挺诱人,只是价钱卖得太贵。
小说《农家媳妇:富贵临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他卖的鸡蛋才六个铜钱一斤,这个只用大米饭和青菜做的饭团,哪怕用的是精米,可是个头不大,两口就能吃掉,竟然卖两个铜钱!
心道:肯定不会有人买。
谁知,马上就有一个穿着蓝裙子身材又胖又高的中年妇人花了二十个铜钱跟老夫妻买了十二个饭团。
刘氏取出几张粽叶利落的把饭团包好,放在胖妇人手里,笑呵呵,“吃好了,再来买。”
有个手里提着没有鱼头的半条鲢鱼的长脸青年妇人正好路过,问道:“刘姐,你匆匆忙忙的干啥?”
“中午我要去镇里吃酒,家里老人孩子没人做饭。买点青菜饭团给他们吃,省得说我懒,不管她们。哼。”胖妇人抬了抬肉呼呼的双下巴,然后赶紧回县城送饭团了。
长脸青年妇人家境没有胖妇人好,不过天天做饭,也烦死了,看到青菜饭团,想到今天家里来了客人,光是半条鲢鱼有点太小气,便道:“我这半条链鱼才十个铜钱。你家的青菜饭团一个应该卖一个铜钱才对。”
她就是想便宜买青菜饭团。
“卖不了。”刘氏摇头。她早就想好了,整个县城就她们卖青菜饭团,没看见胖妇人一下子买走十二个饭团吗,嗯,是不会降价便宜卖。
长脸青年妇人一脸抱怨,提着半条鲢鱼走出几步,没听见刘氏夫妻叫她回去,不得已只能转身返回,买了六个铜钱三个青菜饭团,边付钱还边道:“太贵了,怎么这么贵?”
刘氏嘴巴也会说话,王亮就随她,笑道:“你不用烧米饭,做好鱼就着青菜饭团吃就行,多香。”
“那可不够吃。”长脸青年妇人随口说了实话,“我家来贵人,我就是把这个算一道菜。”
呵呵,不但是菜还是主食,客人吃了青菜饭团,肚子就饱了,不用吃米饭,并且这可是新吃食,别的地方没有卖的,说出去也有面子。
她可真是机智。
有个身材瘦高、左脸颊有道寸长刀疤的中年汉子走过来,问道:“老伯,看着你面熟,你是哪个村的?”
刀疤脸中年汉子是卖炒米饭的,就在不远处摆摊子。他就想不通,炒米饭也是精米做的,放有油、盐,还放了小香葱,巴掌大的碗一碗炒米饭两个铜钱,怎么买卖就没有青菜饭团好呢?
王老头知道刀疤脸做着米饭的买卖,这可是竞争对手,心里警惕起来,面不改色的道:“王村。你是哪个村的?”
“五里外石头村。我叫张大虎。”刀疤脸张大虎心道:原来老头老婆子是王村的,比我家离和县远多了。微笑道:“我每天早晚来县城两趟卖炒米饭。”
以前早上卖炒米饭,不到中午就卖光了。今天王家卖青菜饭团,主顾都来买,把买卖抢了,没有人买张大虎的炒米饭。
王老头应了一声,忙着给主顾装青菜饭团。
有个黑脸胖老头,穿着七成新的绸缎长袍,家里条件好,却老没有人做饭,是张大虎的老主顾。
今天黑脸胖老头没有买炒米饭,买了王老头夫妻的青菜饭团,还特意跟站在一旁的张大虎解释道:“我老吃你的炒米饭吃腻了,今天换下口味。”
“老伯高兴就好。”张大虎就算心里气呼呼,面上也不显。
刘氏个子比张大虎高,目光有点俯视他,问道:“我的两个儿子昨天在这里卖咸蛋,今天一早就在这里卖青菜饭团,你有没有看到他们?”
“哦,原来你们家就是卖咸蛋的那家。我就说怎么瞧着你们面熟。”张大虎想到什么,忍不住问道:“你们家卖咸蛋那么赚钱,怎么卖起青菜饭团?”
闻言,旁边卖鸡蛋的汉子面色不悦。心道:你怕他们家抢买卖,我们卖蛋的就不怕了吗?真讨厌!
王老头有些得意的道:“咸蛋卖,青菜饭团也卖。”
“明天你们家还是卖咸蛋。”张大虎也站着看了一会儿,觉得青菜饭团不难做,连油都没有放,成本比炒米饭还低。心里暗道:哼,等着瞧。
卖鸡蛋的汉子瞪了张大虎一眼。
刘氏不知道张大虎正在雄心壮志准备明天打败王家的买卖,问道:“你到底看没看到我儿子?”
“看到了。他们跟着湘月斋的小二进了县城。”张大虎丢下一句,就转身走了。他得赶紧卖完炒米饭,卖完就回家去做……
“真的是湘月斋的小二,你没有看错吧?”哪怕刘氏只是个村妇,也听说过湘月斋的大名。湘月斋总店铺在湘城,分店铺在和县、昌镇都有。
张大虎的声音从前方飘过来,“我眼神好着呢,没看错。”
王老头夫妻面面相觑,记忆中没有跟湘月斋打过交道,咸蛋没有卖给湘月斋的人,不约而同的道:“出了什么事?”
王老头打算去湘月斋瞧瞧,可是青菜饭团的买卖好,主顾络绎不绝,刘氏一个人忙不过来,只能先把青菜饭团卖了再说。
这一卖就是一个时辰,将近午时了。
竹篓里的青菜饭团全部卖光,王老头夫妻正要进县城去湘月斋,就看见王志、王亮从县城城门晃悠悠走过来。
张大虎的炒米饭还没卖完,心情正郁闷,看到王志兄弟,立刻快步抢先走到王老头夫妻跟前,道:“你问问他们,是不是跟着湘月斋的小二进县城了。”
没等王老头夫妻问话,王亮已经倒豆子似的全部说了,“爹、娘,我们的青菜饭团卖光了。我们去湘月斋了。湘月斋的掌柜见了我们。”
闻言,张大虎一脸紧张,急忙问道:“湘月斋掌柜见你们干啥,是要买青菜饭团的方子吗?”
众所周知,湘月斋收购美食方子。
张大虎满心的青菜饭团。心道:一个王家就够了,再来一个湘月斋也卖青菜饭团,以后我的买卖就别想做了。
天可怜见的,我还指望做米饭吃食给儿子挣娶儿媳妇钱,给女儿挣嫁妆钱呢。
“不是青菜饭团。”王亮摇了摇头,打量张大虎,心道:这不是卖炒米饭的大哥吗,怎么关心起我们家的事?
小说《农家媳妇:富贵临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李青青微笑道:“虎皮辣椒、炒豆角。今天我特意多做了饭菜,你们这么辛苦多吃点。”
张氏、王盼弟生怕王老头夫妻会说道李青青浪费,结果听到王老头乐呵呵大声宣布:“吃饭。”
之前饭菜做好了,都放在灶边,这会还是温热的。
王月出嫁了,王浩在当兵,都不在家。
现在围着八仙桌吃晚饭的是王老头夫妻、王志夫妻、王盼弟姐妹、李青青、王亮、王桔,共计十人。
三个小女孩别看年龄小,吃的并不少。其余人肚子里没有油水饭量很大。
李青青的厨艺比刘氏、张氏高超的多,虎皮辣椒是新式菜十分美味很下饭,炒豆角沾了点猪油辣味也很好吃,得到家人大声夸赞。
东西卖光,饭菜香喷喷,气氛很好。
晚饭之后,张氏很识趣的去厨房洗碗,王桔带着三个吃的小肚子鼓起来满脸幸福的小侄女去洗漱。
此时天已大黑,月亮的光只照到堂屋门里一点点,屋内黑呼呼,刘氏看不到李青青的表情,笑道:“青青真是个沉稳的,竟能一直忍着不问我们卖了多少钱。”
李青青配合的问道:“多少钱?”
王老头、王志分别从怀里掏出鼓鼓的布袋,然后放在八仙桌上,打开布袋口,露出一枚枚铜钱。
王亮亢奋的叫了一声,上手拿了一个布袋去数钱。
刘氏兴致勃勃的数另一个布袋的铜钱,还小声道:“老头子,那块碎银快拿出来。”
王老头乐呵呵站起来转过身,背对李青青,在身上掏了一会儿,转身右手往八仙桌上一拍,手抬起后,得意的笑道:“三钱银子。”
银子一两等于一千个铜钱,一钱银子等于一百个铜钱。
三钱银子就是三百个铜钱。
黑呼呼,李青青根本看不清碎银的模样。她摸到碎银拿到堂屋门口有光的地方瞧看。
王老头生怕李青青手松拿不住碎银掉地上,紧张的坐直了盯着她的身影。
好在李青青看完碎银掂了掂份量后放回八仙桌。
“三嫂,三钱银子是我和大哥在县城卖咸蛋得的。”王亮兴冲冲抬头说了一句,然后低头摸着铜钱一枚枚的数。
“咸蛋好卖,有老主顾也有新主顾买。我和四弟的两百个咸蛋不到中午就卖光。”王志平时话少,今天实在是高兴,话多起来,又道:“弟妹说的对,辣椒丰收,价钱低不好卖。我们这么晚才回来,就是为了卖辣椒。”
原来,今天一大早,四人带着两百多斤辣椒、三百五十六个咸蛋从李家出发,到了和县之后,王老头夫妻拿出一百五十六个咸蛋去五里外的昌镇卖,卖掉之后返回和县跟王志兄弟汇合。
咸蛋只有王家卖,销路很好,不到上午就卖光。二百多斤辣椒却一直到下午,还是刘氏决定降价才卖掉。
王老头也不笑了,道:“县城城门官道两边都是卖辣椒的,三斤才一个铜钱。我们家的辣椒卖相好,没有泡水,也卖不掉,你娘就降到两斤一个铜钱,被县城酒楼买走了。”
泡了水的辣椒占秤不说,放两天会腐烂。酒楼采买的掌柜是明白人,把王家的辣椒全买走了。
“家里剩下的辣椒不要卖了,我做新吃食要用到辣椒。”李青青就等着辣椒丰收推出剁辣椒卖钱。
大唐国类似唐朝,南北百姓的生活习惯也相同。不过,大唐国已经有了玉米、辣椒等农作物。
这两个多月,李青青通过观察打听,了解到当地虽然地属南方,物资丰富,但是前世很多美食没有出现。
于是,她在说服王老头夫妻之后,做出简单容易制作的美食咸蛋售卖,也是尝试。
咸蛋热销,证明当地人爱吃。
咸蛋用的蛋是鸭蛋,王村方圆几十里养鸭子的人不多,两个多月才收了几百个鸭蛋,马上冬天天冷,鸭子产蛋量减少,没有鸭蛋就做不了咸蛋。
眼下辣椒丰收,李青青决定做出剁辣椒售卖。
王家地里还有五百多斤辣椒没收,王老头本来还想明天收了后天一大早去卖,听到李青青要用辣椒做新吃食,不由得问道:“辣椒能做什么新吃食?”
李青青解释道:“剁辣椒。做菜用来当调味。很好吃。”
“为什么辣椒卖的钱能比辣椒多?”王老头就怕糟践了辣椒。
五百多斤辣椒可是二百多个铜钱,如果用来买一斤六个铜钱的盐,够买三十多斤全家人吃好几年了。
几年的盐钱!
李青青缓缓道:“能。爹,您看,我用鸭蛋做成咸蛋,就比鸭蛋卖的贵,买的人还多。”
王老头想了想,道:“那先用五十斤辣椒试试,就跟咸蛋一样。”
之前李青青提出卖咸蛋,王老头就是先让她做五十个试试。
李青青道:“五十斤太少。”
“那就一百斤。”王老头怕李青青的剁辣椒做出来卖不掉。
李青青心里轻叹一声。湘城的地理环境类似前世的长沙。剁辣椒可是湖南人的最爱。她认为湘城的人肯定也喜欢吃。
一百斤剁辣椒的量太少了。她得想办法让王老头同意把李家的红辣椒都做成剁辣椒。
黑暗里,王志看不到继父、三弟媳妇的表情。他作为长子,没有能力,没有见识,更没有钱,无法发表意见。上次三弟媳妇做咸蛋,他就是这样一声不吭。
刘氏、王亮已经把钱数了三遍。
刘氏性格大大咧咧,还忘性大,不过数钱却数不错。
王亮从小跟着王浩学了认字算账,脑袋瓜又聪明,更不会数错,激动的道:“咸蛋一个三个铜钱,两个五个铜钱。辣椒两斤一个铜钱。我们一共卖了七百二十一个铜钱,还有三钱银子。”
王老头十分惊喜,失声道:“一两多银子!”
王亮得意的道:“可不是。我三嫂做的咸蛋占了大头。”李青青做咸蛋时,王亮主动帮忙。王亮觉得一荣俱荣。
刘氏笑道:“那是。”这咸蛋的利润有她和王老头的一半。
王亮又道:“辣椒顶多一百五十个铜钱。”
李青青微笑道:“辣椒就算一百五十个铜钱。弟弟数出钱给娘。”
小说《农家媳妇:富贵临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王老头夫妻早就立下规矩,家里产的粮食、菜卖多卖少,钱都是要交给他们夫妻。
今天的辣椒没有卖到一百五十个铜钱,李青青大气的很,给王老头夫妻算这个数额。
一千零二十一个铜钱减去一百五十个铜钱就是卖咸蛋的钱,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李青青与王老头夫妻对半分。
李青青得到了435个铜钱。
她的嫁妆才86个铜钱,两个多月,她就赚到了5倍的钱。
就算把王家所有的辣椒卖掉,也卖不了这么多钱。
王亮发自内心的敬佩,夸赞道:“三嫂真厉害,赚了这么多钱。”
李青青从眼前桌上的属于自己的铜钱堆里数出几个铜钱,道:“大哥,你和四弟跑一天辛苦了,给你六个铜钱。”
王志又惊又喜,连忙摇手,道:“使不得。我怎么能拿你的钱。”
他身有残疾,当不了兵,服兵役只能王浩去,他又生了三个女儿,马上张氏又要生一个孩子,每天他们夫妻与孩子都得吃饭,付出的很少,没有为家里做贡献。怎么能要弟媳的钱。
李青青硬是把钱给了王志。
王亮一脸的羡慕,谁知李青青又道:“四弟,给你五个铜钱。”
“三嫂好,谢谢三嫂。”王亮嘴巴笑的合不拢。
“你们两个臭小子也有钱了。”王老头把碎银攥在手里。
刘氏看到堂屋门口有人影,不用问就知是张氏,高声道:“张花,你先去睡。”
张氏应了一声就消失了。
王桔把三个侄女带走去睡。她们姑侄一个房间一张床。
王亮问道:“三嫂,你做的青菜饭团很好吃,明天你能不能做青菜饭团,我们去县城卖?”
他们四人在回家的途中就商量过了,明天卖辣椒、青菜饭团。
别看刘氏大大咧咧,但是她却是心里清楚的很,她是婆婆,若是开口跟李青青说,有点仗势压人。
王老头就更不开口提此事。家里面两个儿媳妇,长子媳妇是他继儿媳妇,又生了三个女娃,三儿媳妇是他的亲儿媳妇,一来没两个多月就弄出咸蛋为家里挣了钱。
他自是重视李青青。可不想让李青青难做。
李青青缓缓道:“青菜饭团做法简单,是个人看了就会做,卖不了几天。”
青菜饭团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只怕在县城卖一天,第二天就有人效仿。
王亮便道:“辣椒不能卖了,只能卖青菜饭团。青菜饭团能卖一天是一天。”
李青青当然想赚钱,柔声道:“我并没有不同意。那就明天你们去卖一天青菜饭团,后天再说。”
王老汉兴奋的道:“好!”
王亮耶的叫了一声。刘氏、王志也是哈哈直乐。
李青青体贴的让四人先去洗漱歇息,王志却不肯,非要他自己最后一个洗漱,三弟当兵不在家,他得照顾三弟媳。
李家共有三排房子。
第一排四间房子,堂屋(大厅)兼饭厅、厨房、王志夫妻的卧房、王盼弟三姐妹和王桔的卧房。
第二排四间房子,分别是王老汉夫妻的卧房、王浩夫妻的卧房、王亮的卧房、王月的卧房。王浩当兵不在,李青青独守空房。王月嫁人了,她的房间空着。
第三排六间房子,分别是两间杂房,两间粮房,一间茅房,一间猪圈。以前王家养过猪,有一年猪生瘟病死了,赔了好多钱,就再也不养了。猪圈空着。
三排房子的后面是一大片菜地,王家吃菜很方便。菜地再后面就是山。
往日王家人早就睡了,今晚已是亥时(21点),整个村子夜深人静,王家人还没睡。
李青青用热水烫了脚,摸黑把水倒在房间木制的粪桶里,半夜就在这桶里小解。
这间房面积约三十平米,放有一张新的柳木床、一套旧的桌椅、一个旧的木柜。
柳木床是王老头特意花钱请人给亲生儿子王浩成亲做的。这也是王家最新最贵的家具。
桌椅、柜子都是王浩用过多年。
柜子里面放有几本书籍、文房四宝,证明王浩曾经在学堂里面读过几年书。
除此之外,还放着李青青从娘家带来旧的不能再旧的衣服,以及刘氏送给她的旧衣服。
她成亲的嫁妆爹娘、哥嫂没出一个铜钱。两个嫂子还想把她的旧衣服留下改小了给儿女穿,她不同意。
小泉村的人家嫁女,没有像她家这么寒酸。不过,这样也好,她不欠爹娘、哥嫂。
在旧衣服的里面有一个新的上了锁的木盒,这是王浩留给她的成亲礼物。
王浩说以后木盒里放她的嫁妆钱和她们两个人的积蓄。
木盒的钥匙李青青随身携带,她把木盒的锁打开,把今天得到的铜钱从布袋里取出然后放进去,木盒变沉了,微笑道:“王浩,承你吉言。”
说起来,她现在还是黄花闺女。
原来成亲那天,王浩在众目睽睽之下掀开盖头,看到容貌秀美的李青青,顿时异常欢喜,喜宴上对于族人敬酒,来者不拒,喝的大醉,被王志和一个堂哥扶起洞房,倒下就睡着,结果一觉睡到天亮,错过良辰吉日……
木盒就是王浩离家时满脸愧疚懊恼特意送给李青青。
李青青躺在床上,不由得再次想起洞房花烛夜呼呼大睡的王浩,忍不住嘴角上翘。
虽然王浩年轻英俊,相貌堂堂,但是李青青还没做好心理准备跟他洞房,再者,李青青因为营养不良,至今没来过月经,还没有发育好,不能行房事。
万籁无声。
突然间从隔壁房间传来起伏的鼾声,那是王老头打的,一会儿,传来微弱的鼾声,这回是刘氏。二老年纪大了,向来早睡早起,今天走了一天的路非常辛苦,睡的又晚,脑袋沾上枕头就睡着了。
王老头夫妻这对公婆,对李青青很好,从未骂过,更没打过,还主动提出来跟她合伙做买卖。
王家人又善待她,这更是她的幸运。比起小泉村同龄的女孩子,李青青嫁到王村王家,算是好的。
李青青是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人,来到大唐国,能很快接受李家女的身份,同样能够接受王家媳妇兼军嫂的身份。
她闭上眼睛,很快进入梦乡。
小说《农家媳妇:富贵临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王志沉稳,看到爹娘的竹篓空了,道:“饭团都卖光了,我们回家。”
“回家了!”王亮压根就没想在众目睽睽之下说湘月斋的事,把王老头手上的竹篓接过来背上,大步流星的走了。
王老头夫妻心里着急问发生什么事,紧跟了上去,还是王志跟张大虎微微点头打招呼告别。
张大虎望着竞争对手一家人的背影远去,脸上浮现志在必得的笑容。
初秋的下午,艳阳高照,非但不冷还有点热,特别是站在阳光下面走路,一会儿就热得脑门出汗。
李青青正带着张氏、王桔在二院的院子用菜刀剁辣椒时,前院响起王老头四人的声音。
王盼弟手里拿着一块米花糖,风似的跑过来,兴高采烈的叫道:“爷爷奶奶爹小叔叔回来了。小叔叔带回来米花糖,湘什么斋的米花糖,给我们每人一块。米花糖耶。”
米花糖是当地的一种用大米、油、糖做成的零食,爆好的大米花用油炒,再裹着极薄的一层糖浆,淡淡的甜味,还有油香。
它的价钱比糖、甚至比麦芽糖便宜的多。
糖是三十几个铜钱一斤。麦芽糖二十几个铜钱一斤。米花糖一斤是十三、四个铜钱。
走街串巷的卖货郎就会卖米花糖。
这样的奢侈零食价格跟猪肉一样了,王村的人家里条件好的,逢年过节会买一点给小孩子吃。
王家已经很久没吃过米花糖了。上次还是王浩当兵之前赚了钱买的呢。
张氏哭笑不得的跟李青青道:“弟妹,你看看,你昨天给了四弟铜钱,他今天就全买米花糖了。”
“大嫂,我没把钱花了。米花糖是湘月斋的掌柜送的。”王亮的声音从前院传过来。
很快,他就来到了二院的院子,看到家里三个大小女人用菜刀咚咚剁着红辣椒,旁边的几个木盆已经装满剁碎的红辣椒,场面有点震撼。
王家只有一把菜刀。另两把菜刀是张氏从族人家里借的。
张氏惊诧问道:“不要钱送的,还有这等好事?”
“湘月斋掌柜要买三嫂的咸蛋方子,为了套话,送给我一大包米花糖。”王亮最先走到李青青跟前,伸出两只手掌,然后变戏法般手掌上出现了几块米花糖,“三嫂,快吃糖。你放心,我没有出卖你,也没有替你把咸蛋方子贱卖了。”
李青青才来大唐国两个多月,就从亲朋好友的嘴里听说过湘月斋。听到湘月斋要买咸蛋方子,大眼睛一亮,放下菜刀,站起来,拿了一块米花糖放进嘴里,边吃边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亮边激动的回答边把米花糖给张氏吃了一块,最后剩了三块全部给了王桔。
原来,今天他和王志刚到县城城门,还没开始卖青菜饭团,就被在此等候多时的湘月斋小二请到县城里的湘月斋分店铺。
分店铺的掌柜和一个长得小胡子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蓝衣青年接见他们。
掌柜见王亮年龄小,就让小二拿了一大包米花糖硬塞给王亮,然后开门见山的说出目的,要买咸蛋方子。
王志反应不过来,没有吭声。
还是王亮开口说话,问湘月斋能出多少两银子。
掌柜的伸出右手五个指头。
王亮以为掌柜的只给五两银子,直摇头说太少,又直说这方子是他家亲戚的,不是他家的,还说这几回咸蛋买卖很好,就算亲戚同意卖,也不可能贱卖。
掌柜的正要说话,小胡子就伸出右手五个指头,然后来回翻了一下。
王亮以为小胡子出十两银子,哈哈,一下翻了一倍,都够买两亩半上好的地,激动的差点替李青青同意,好在还是忍住了,答复回家告诉亲戚,明天回话。
小胡子点头,跟王志兄弟聊了一会儿,还饶有兴趣的看了青菜饭团,甚至花一百个铜钱买了六十个。
王志兄弟出了湘月斋。
王亮认为反正已经进城,干脆在湘月斋不远的街口卖青菜饭团,没想到衙役过来驱赶,说是县城不能随地摆摊,还要收商税,最后是湘月斋的掌柜出来说好话,衙役这才走了。
王志兄弟虚惊一场,卖光青菜饭团出城跟王老头夫妻汇合,然后火速回家把消息告诉李青青。
在堂屋喝了水解了渴的刘氏炮弹般冲至二院,指着两个儿子跟李青青气呼呼道:“他们两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进湘月斋的后院内间。若是那湘月斋的掌柜心存歹意,随便找个由头就能扣下他们两个,再讹我们家交出咸蛋方子。”
王志感慨道:“我们被衙役盯上,发现衙役跟掌柜的很熟,我们这才知道后怕。”
王亮却道:“娘,你想多了。湘月斋的小二请我们进县城店铺,当时官道两边好多摆摊的人都看到了。我们要是在湘月斋出什么事,以后谁敢进湘月斋?”
“傻小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咸蛋方子价值十两银子,湘月斋万一舍不得出银钱,就要坑你们兄弟,你们兄弟若是进了公堂,就得挨板子,这一辈子就毁了。”刘氏急得上前要拧王亮的左耳朵,见王亮兔子般跑了,气得咆哮道:“你给老娘记住了,不许冒失进别人家的后院内间,有什么事就在大厅堂堂正正的说。”
王志最听刘氏的话,一个劲的点头。
王亮还是没心没肺的哈哈笑。
别看王亮刚给了王桔三块米花糖,王桔该“出卖”王亮还是出卖,一把抓住王亮的胳膊,朝刘氏道:“娘,快来。”
刘氏冲过去把王亮的两只耳朵都拧了,还打了他肩膀两下。
王亮发出杀猪般的尖叫声,“我错了。娘的话我记住了。”
李青青嘱咐道:“小心没错。”
前世,她做买卖,什么人都遇到过。有些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王家是无权无势的泥腿子,对上有钱有势的湘月斋,自是要防备。
刘氏声音又高又亮,继续骂道:“你还白拿人家的米花糖,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你没有吃过米花糖,你是三岁小孩子不懂事见到糖就走不动路吗?”
小说《农家媳妇:富贵临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农家媳妇:富贵临门》,是一本十分耐读的古代言情、穿越、HE、作品,围绕着主角佚名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冷香忆。《农家媳妇:富贵临门》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番外 儿女亲事,作者目前已经写了1245669字。
女主万能,医术高正常,一个军医有那么多吃的方子,还会䅤田养鱼,制作美容皂,几乎现代有的他都会
女主婆家家庭氛围好,想看下去,但看到两百章发现男主几乎没戏份,女主少戏份,重头戏都是做吃的,都是女主的做吃方子引起的戏份。军医还是厨神穿越?
很好看,故事节奏紧凑,不拖沓,很有让人看下去的欲望,
439 当面威吓
440 罪不至死
441 如释重负
442 抓捕逃犯
443 大事化小
小说《农家媳妇:富贵临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王招弟实在是忍受不了饭菜的香气,穿着破草鞋的她噔噔跑了出来,仰着脖颈问道:“爷爷、奶奶、爹、四叔都去卖辣椒、咸蛋,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啊?”
王盼弟小大人般愁眉苦脸的自语道:“是不是咸蛋难卖?”
张氏的孩子多,肚子里还有一个,哪怕终于如愿生儿子,照样没钱养,她一直发愁家里没有银钱,若咸蛋卖不掉,损失掉的本钱会让王家的日子更加艰难,啐了一口,骂道:“乌鸦嘴,死丫头!我们家的咸蛋那么好吃,怎会卖不掉!”
王盼弟被骂,并没有委屈的哭,只是单眼皮的小眼睛目光有些怯懦。她娘就是这个性格,生不出儿子就总是骂她们姐妹。好在没有动手打她们,比村里其他小女孩的娘强多了。
傍晚,王老头夫妻、王志、王亮终于从外面回来了。
四个人数王老头的动静最大,在篱笆墙外就开始哈哈大笑,“我们赶天黑前回来了!”
王老头今年五十岁,个子不高,肩膀宽厚,粗胳膊粗腿,皮肤黝黑,方脸浓眉大眼,眼角布满皱纹,头发灰白,不过昂首挺胸,看上去挺精干。
他是王家的一家之主。
五个儿女当中长子王志、二女儿王月是主母刘氏带过来的,不是王老头亲生。
三儿子王浩、四儿子王亮、五女儿王桔是王老头亲生。
“我闻到饭菜香了。老头子抠门的不得了,把青青给我们做的饭团卖掉不让我们吃。真是饿死我了!”刘氏快人快语,还是大嗓门。
她比王老头小七岁,个子比王老头高半头,皮肤微黄,圆脸细眉,高鼻梁大嘴,性格泼辣。
“呵呵。”王志跟在二老身后,憨笑两声,也不言语。
王志今年二十四岁,他和二妹王月是刘氏与前夫所生,刘氏的前夫并不姓王,刘氏为了让王老头接纳,就把兄妹俩的姓都改了。
王志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右腿比左腿短,走路一瘸一拐,左胳膊比右胳膊细一圈,肉眼就能看出来,哪怕三伏天日头能把人晒死下地干活都不敢打赤膊。
王志长相随了刘氏的前夫,大脸厚嘴唇,塌鼻子,容貌丑加上残疾,当年找不到媳妇,不得已娶了比他大两岁还成过两次亲的张氏。
“三嫂,我们回来了,辣椒卖光了,咸蛋也卖光了。你给我们做的青菜饭团,我手快跟大哥分吃了一个,剩下三个全部被爹卖了。”王亮本是走在最后面,进了篱笆门之后,箭般跑进堂屋,一边跑一边说话,浑身上下透着喜意。
王老汉啧啧嘴巴,很是感慨道:“县城的人可真有钱,一个那么点大的饭团,竟然给我两个铜钱。”
王志特意解释道:“弟妹,爹没打算卖你做给我们吃的饭团,是县城的人见四弟吃饭团就馋了,直接给六个铜钱把三个饭团都买走。”
他们一回来,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卖就卖了。”李青青端着一木盆米饭从厨房走出来。她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此时能吃进一只牛,说话也有气无力,“你们走了一天的路,肯定饿了,快来吃饭。”
米饭原本是放在堂屋八仙桌,后来怕凉了就放在厨房灶上温着。
“三嫂你在厨房啊。”十岁的王亮从堂屋冲出来,差点撞上迎面而来的李青青,连忙闪到一旁贴着墙壁让开路,本想跟李青青表功,看到满满一盆的大米饭,肚子咕噜直叫,恨不得把头埋进盆里大吃一通。
刘氏朝小儿子嗔怪道:“过了冬天你就十二岁了,还这么冒失!”
当地人说的是虚岁。王亮明年虚岁就十二岁了。
王桔端着一盘虎皮煎椒,张氏端着一盆炒峨眉豆跟在李青青身后进了堂屋。
张氏已经听到小叔刚才说的话,所有的东西都卖光,这下好了,家里没有赔钱还赚钱,不由得脸上露出喜滋滋的笑容,想到小桃子大的青菜饭团,就是把用开水烫过的青菜和二两熟米饭揉捏成团,惊讶问道:“一个青菜饭团卖了两个铜钱?”
当地的物价,县、镇比村子略贵。
大米有糙米、精米。一斤稻谷,如果打糙米能出七两多,如果打精米只能出六两。
两斤糙米五个铜钱,一斤精米三个铜钱(古时糙米比精米便宜)。
大米是生的,放水蒸熟了分量会增加。一斤大米能蒸出六、七个饭团。
李青青做的饭团用的是精米。
一斤青菜一、两个铜钱,如果是应季产量多的青菜,最便宜时两斤一个铜钱。
精米、青菜都是王家自产,成本比市价低的多。
王志答道:“对。所以爹不让我们吃,把青菜饭团全部卖掉。”又道:“弟妹的厨艺好,做的青菜饭团看着就好吃。”
张氏跟着点头道:“那是。”心里还是有点不敢相信,一个小小的饭团竟然能卖那么多钱。
王求弟抱着王亮的大腿要举高高。她人小却敏感的很,知道她爹王志重男轻女,不敢找她爹撒娇,就总是找她小叔叔。
王亮摇着手道:“你叔叔我走了四十几里路,累死了,可抱不动你。”
刘氏笑道:“求弟跟小猫一样轻,你怎么就抱不动她了?”
“婶婶做了好吃的。”王招弟边说边流口水。她早就饿坏了。
“我得喝水。”王老头进了堂屋,饭菜香味扑鼻而来,隐约看到破旧的八仙桌上摆着三个东西,也看不清是啥,犹豫先喝水还是先吃饭菜,听到小女儿王桔说要点油灯,习惯性的道:“不是年不是节,点什么灯。外头月亮大着呢!”
这年头能天天点油灯的都是富裕人家。王家人口这么多,劳动力却少,挣的钱只够活着。
王亮道:“爹,吃饭不点灯看不见。”
“臭小子,以前不点灯吃饭,也没看见你把饭吃到鼻子里。”王老头头摇得像拨浪鼓。他是坚决不同意吃饭点灯。
李青青出嫁前在小泉村的娘家的那几天也是摸黑吃饭洗漱睡觉,嫁到王家仍是如此。心道:何时结束在黑暗中行走的生活?
王亮噘嘴,往肚子里灌了半碗温水解了渴,问道:“三嫂做什么好吃的,这么香?”
小说《农家媳妇:富贵临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