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去读读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37℃爱情消亡史姜雨声程南南全局

37℃爱情消亡史姜雨声程南南全局

六角拼拼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第一章最后一枚银杏书签姜雨声推开实验室的玻璃门时,正撞见那枚银杏书签,从标本册里滑落。金黄的叶脉在阳光下透出血管般的纹路,让他想起了三年前程南南踮着脚摘叶子时,白大褂下露出的一截纤细脚踝。那年深秋的银杏叶像熔化的黄金,落在她肩头时簌簌作响,沾着实验室窗台上未干的晨露。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南南发来的哈尔滨初雪视频。镜头扫过中央大街的俄式建筑,她戴着红色毛线手套的手在镜头前晃了晃,睫毛上沾着细碎的雪粒。背景音里传来有轨电车的叮当声,与实验室窗外掠过的灰喜鹊啼鸣重叠成奇异的和弦。“像不像我们去年在西湖看的雪?”她发来语音,尾音带着北方人特有的儿化音。姜雨声蹲下身捡起书签,指尖擦过叶柄处褪色的钢笔字迹——“2019.10.17南”。那天解剖...

主角:姜雨声程南南   更新:2025-03-24 17: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雨声程南南的其他类型小说《37℃爱情消亡史姜雨声程南南全局》,由网络作家“六角拼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第一章最后一枚银杏书签姜雨声推开实验室的玻璃门时,正撞见那枚银杏书签,从标本册里滑落。金黄的叶脉在阳光下透出血管般的纹路,让他想起了三年前程南南踮着脚摘叶子时,白大褂下露出的一截纤细脚踝。那年深秋的银杏叶像熔化的黄金,落在她肩头时簌簌作响,沾着实验室窗台上未干的晨露。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南南发来的哈尔滨初雪视频。镜头扫过中央大街的俄式建筑,她戴着红色毛线手套的手在镜头前晃了晃,睫毛上沾着细碎的雪粒。背景音里传来有轨电车的叮当声,与实验室窗外掠过的灰喜鹊啼鸣重叠成奇异的和弦。“像不像我们去年在西湖看的雪?”她发来语音,尾音带着北方人特有的儿化音。姜雨声蹲下身捡起书签,指尖擦过叶柄处褪色的钢笔字迹——“2019.10.17南”。那天解剖...

《37℃爱情消亡史姜雨声程南南全局》精彩片段

第一章 最后一枚银杏书签姜雨声推开实验室的玻璃门时,正撞见那枚银杏书签,从标本册里滑落。

金黄的叶脉在阳光下透出血管般的纹路,让他想起了三年前程南南踮着脚摘叶子时,白大褂下露出的一截纤细脚踝。

那年深秋的银杏叶像熔化的黄金,落在她肩头时簌簌作响,沾着实验室窗台上未干的晨露。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南南发来的哈尔滨初雪视频。

镜头扫过中央大街的俄式建筑,她戴着红色毛线手套的手在镜头前晃了晃,睫毛上沾着细碎的雪粒。

背景音里传来有轨电车的叮当声,与实验室窗外掠过的灰喜鹊啼鸣重叠成奇异的和弦。

“像不像我们去年在西湖看的雪?”

她发来语音,尾音带着北方人特有的儿化音。

姜雨声蹲下身捡起书签,指尖擦过叶柄处褪色的钢笔字迹——“2019.10.17 南”。

那天解剖课他们偷溜去摘银杏叶,南南的白大褂被秋阳晒得暖烘烘的,衣摆扫过他膝盖时带着橘子汽水的甜香。

她的指甲缝里还嵌着蛙类解剖残留的福尔马林结晶,却在银杏叶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心电图波形。

“姜雨声!”

导师的怒吼突然穿透记忆,“培养皿的细胞密度超标了!”

他慌忙起身,后腰撞上摆放标本瓶的铁架。

二十七个玻璃瓶相互碰撞,2019年的那枚银杏叶在水中舒展,叶脉间浮起细小的气泡,像那年程南南在西湖断桥边吹的肥皂泡。

手机又震起来。

“姜姜,我收到转正通知了。”

南南的声音像浸在松花江的冰水里,”主任说可以帮我申请北京分院的进修名额。”

实验室的恒温箱发出规律的低鸣,37℃的暖光将他的影子钉在墙面,与程南南三年前用粉笔画的笑脸涂鸦重叠。

那个涂鸦旁还写着他们发现的拟态公式:Δ=α/(β+γ),当时她笑着说这是爱情存活率的计算式。

标本室的老式挂钟敲响三下,惊起窗外觅食的灰喜鹊。

姜雨声望着培养皿里正在凋亡的细胞样本,突然想起上周导师的话:“小姜啊,斯坦福那个联合培养项目……”导师的手指敲在实验台上,节奏与此刻挂钟的余震共振,“他们需要研究神经细胞程序性死亡,和你的课题完全契合。”


是福尔马林,不是生命最初的羊水;刀尖划开的是死寂的灰膜,不是鲜活的生命之门。

解剖室的排气扇在头顶旋转,将那句“将来我要亲手接生我们的孩子”吹散在甲醛蒸汽里。

培养皿中的HE染色切片突然剧烈震颤。

姜雨声抬头看见导师在拍他肩膀:“细胞凋亡特征很明显吧?

就像……”老人指着显微镜停顿两秒,“就像有些关系,注定要程序性死亡。”

培养箱的玻璃门映出他扭曲的脸,与产房无影灯下南南的倒影形成诡异的镜像。

那些他们共同培育的神经细胞正在死去,突触像干枯的银杏叶脉般断裂。

产房突然陷入死寂。

南南看着新生儿青紫的小脚从自己指间滑落,脐带在无影灯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这场景与姜雨声昨夜传来的电镜照片重叠——正在凋亡的神经元伸出凋亡小体,宛如婴儿蜷缩的指节。

监护仪传来漫长的嘀声,混着杭州实验室离心机的蜂鸣,在她太阳穴上钻出两个对称的洞。

“死亡时间04:17。”

主任的声音像从深水中浮起。

南南的白大褂下摆浸满羊水,沉甸甸地坠着,让她想起那年暴雨中姜雨声背她回实验室时,两人淋透的白大褂纠缠成DNA双链。

此刻哈尔滨的晨光穿透产房窗户,在她脚边投下经纬线般的窗棂阴影,与加州此刻的夜色精准重叠。

更衣室的紫外线灯管嗡嗡作响。

程南南机械地刷洗指甲缝里的血迹时,手机在储物柜里震动。

姜雨声发来张显微照片:凋亡细胞的核膜破裂,染色质凝聚成月牙形。

“像不像哈尔滨的冰灯?”

他问。

照片角落露出半页机票行程单,旧金山机场的代码“SFO”被荧光笔圈出。

她突然冲向洗手台干呕,消毒水混着早餐的豆浆在喉头翻涌。

镜中人的胸牌反射着冷光,“住院医师程南南”的烫金字下,藏着道用指甲刻出的算式:100-28=72。

那是他们分离的天数,也是姜雨声标本瓶里缺少的银杏叶数目。

当最后一道紫外线熄灭时,程南南在更衣室地面发现片干枯的银杏叶。

叶脉间用手术缝合线绣着“2019.10.17”,线头已经发黑——这是姜雨声偷偷塞进她解剖学教材的书签,此刻却出现在哈尔滨产房的
”三千公里外,姜雨声将最后一枚银杏书签放入标本瓶。

液体漫过叶片的刹那,哈尔滨的除颤器同时释放出200焦耳电流。

两个城市的灯光在这一刻同时闪烁,标本室的日光灯管发出濒死的嗡鸣,将他的影子投射在程南南空置的实验台上,宛如一具被福尔马林固定的躯壳。

凌晨三点,液氮罐的警报器突然尖叫。

姜雨声掀开盖子,发现程南南的长发不知何时挣脱了冻存管的桎梏,在超低温中碎成冰晶。

他徒劳地伸手去捞,指尖被冻伤的皮肤粘在金属镊子上,撕扯时竟感觉不到疼痛——就像那晚视频里,程南南平静地说出“我们到此为止”时,他胸腔里被剜走的空洞。

哈尔滨的朝阳刺破云层时,程南南在更衣室焚烧医疗废物。

她看着火舌吞掉带血的纱布,突然从灰烬中扒出片焦黑的银杏叶。

叶脉间的日期已不可辨,但背面用显微注射针刻的字迹仍在:“姜雨声的南”。

这枚本该在杭州实验室的标本,竟藏在她白大褂夹层整整三个月。

太平洋上空的航班发出轰鸣。

姜雨声拖着行李箱走过标本室,二十八瓶银杏叶在晨光中泛着琥珀色的光。

他最终没带走任何标本,却在安检处摸到大衣内袋的异物——程南南实习时用的听诊器头,不知何时被她塞进了口袋。

金属表面刻着极小的一行公式:Δ=α/(β+γ),现在他终于明白,γ代表的不是地理距离,而是子宫收缩时那种碾碎灵魂的压强。

当飞机冲破平流层时,程南南正给新生儿印脚印。

朱红印泥在纸上洇开,像极了那年姜雨声实验失误打翻的染色剂。

她突然望向东南方的天空,云层上若有若无的航迹云,正在书写他们未曾完成的银杏图谱。

标本室的自动浇灌系统突然启动,营养液滴在最后一枚银杏叶上。

叶片在溶液里缓缓舒展,叶脉中的“2023.3.21”字样逐渐晕染,最终化作培养箱玻璃上的一道泪痕。


闪过他们共用的那台离心机,转轴处还缠着她绑头发的粉色皮筋。

<“冰雕展……”她喃喃重复着未发送的句子,突然听见楼下传来救护车的鸣笛。

这声音与杭州实验室的火灾警报产生诡异的共鸣——去年电路老化引发小规模起火时,姜雨声抱着标本瓶往外冲,被烧焦的刘海如今长成了额前那缕总也捋不顺的卷发。

手机突然弹出日历提醒:恋爱1000天纪念日。

程南南翻出压在行李箱底的信封,里面是姜雨声手绘的百枚银杏书签设计图。

第99张画着穿婚纱的简笔画小人,第100张却是空白,旁边标注着培养基配方:理解50ml+妥协30ml+……暖气片发出滋滋的排气声。

她抓起白大褂冲向医院,北京协和的offer被风掀到地板上,盖住了姜雨声最新发来的消息:“斯坦福的签证下来了。”

月光透过出租屋的窗帘缝隙,将两道相隔三千公里的影子,钉在各自命运的坐标轴上。

第三章 中央大街的马迭尔冰棍十二月的哈尔滨零下二十度,中央大街的面包石上结着透明的冰壳。

程南南咬着马迭尔冰棍,看着姜雨声的鼻尖冻得通红。

他围着她去年织的灰色围巾,呼出的白气很快凝结在睫毛上——那团毛线里还缠着他们吵架时扯断的银链,坠子是她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显微镜挂件。

“和西湖醋鱼比怎么样?”

她指着俄式餐厅的霓虹灯牌笑,冰棍的甜腻在舌尖化作苦涩。

三小时前在机场,她一眼就看见他行李箱上拴着的银杏书签——那枚本该躺在杭州实验室的标本。

塑料保护壳折射着顶灯,将“2021.9.5”的日期切割成散落的虹斑,那是他们第一次在神经科学年会上得奖的日子。

姜雨声哈着气搓手,腕表表盘在路灯下反光。

南南注意到他换了新手表,皮质表带妥帖地扣在曾经被试管烫伤的位置。

就像她白大褂口袋里崭新的听诊器,早已取代了当初别在胸口的校园卡——那张卡片现在泡在福尔马林里,和二十七个银杏标本瓶一起封存在杭州实验室的储物柜。

他们走过索菲亚教堂时,雪又下起来。

姜雨声突然停住脚步,从大衣口袋掏出个玻璃瓶。

二十枚银杏书
签在瓶底沙沙作响,最上面那枚墨迹犹新:“2022.12.24 南”。

程南南的指尖刚触到冰凉的瓶身,就听见教堂穹顶传来管风琴的轰鸣,恍如那年他们在实验室偷用电镜时突然响起的警报。

“本来想凑够一百枚……”他的笑声散在风雪里。

有片雪花落在程南南的睫毛上,瞬间融化的冰凉让她想起上周接生的早产儿——那个只有890克的小生命躺在温箱里,皮肤像实验室的透析膜般透明。

她突然看清玻璃瓶里的玄机:每片银杏叶都被塑封在载玻片大小的胶片中,边缘印着经纬度坐标,最新那枚标注着哈尔滨西站的定位。

教堂钟声惊起鸽群,南南看着掌心的玻璃瓶,突然想起大二那年姜雨声蹲在实验室地上捡细胞玻片的侧影。

那时他们以为爱情就像培养皿里的菌落,给够温度和养分就能永远鲜活。

此刻他的围巾被风吹开,露出锁骨处未愈的烫伤——是上周离心机故障时溅出的高温培养基所致,就像她虎口处永远洗不掉的碘伏痕迹。

“你记不记得……”程南南刚开口就被俄式餐厅飘出的红菜汤气味打断。

这味道与杭州实验室的酚试剂产生诡异的通感,她仿佛又看见姜雨声在超净台前配制缓冲液的模样。

他的白大褂口袋里总塞着给她暖手的发热贴,现在那里鼓起的形状分明是护照的轮廓。

姜雨声突然指向街角的冰雕,那是个DNA双螺旋造型,蓝紫色射灯将冰晶照得如同量子点标记的神经元。

“像不像你论文里的示意图?”

他呵出的白雾在空中画出费马螺旋线。

程南南却想起昨夜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子宫在无影灯下收缩成相似的螺旋结构,羊水混着血水在手术单上晕染出克莱因蓝。

当最后一口冰棍在齿间碎裂时,程南南摸到了白大褂内侧的暗袋。

那里藏着撕碎的斯坦福邀请函复印件,边缘还沾着新生儿脚印的印泥红。

姜雨声的行李箱轮毂上结满冰碴,碾过面包石的声响,像极了他们在动物房给怀孕小鼠称重时,电子天平发出的嘀嗒声。

“南南,”姜雨声突然举起手机,屏幕上是正在凋亡的细胞影像,“你看这像不像……”他顿了顿,将那句“我们的爱情”咽回去,换成“哈尔滨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